不同氮肥条件下冬小麦冠层高光谱特征及红边参数变化.docVIP

不同氮肥条件下冬小麦冠层高光谱特征及红边参数变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氮肥条件下冬小麦冠层高光谱特征及红边参数变化.doc

不同氮肥条件下冬小麦冠层高光谱特征及红边参数变化   摘要:为快速、准确、无损地监测小麦长势和营养状况,对不同氮素处理下4个小麦品种的冠层高光谱信息进行分析,并进行了红边参数与农学组分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氮肥条件下,同一品种小麦在不同生育期的冠层高光谱反射率差异明显,且在近红外波段的差异大于可见光波段。随着氮肥施用的增加,近红外反射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而可见光处反射率降低并呈单峰曲线,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反射光谱的红边和绿峰分别发生红移、蓝移。在冬小麦红边参数中,红谷位置、最小振幅及绿峰位置与农学组分之间呈负相关,而其余各红边参数与农学组分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建立了基于红边振幅的各个组分之间的回归统计模型,且模型较为稳定。   关键词:冬小麦;氮素水平;冠层高光谱;红边参数   中图分类号:S512.1+1;S5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5-1004-06   近年来,随着高光谱遥感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使得利用高光谱波段之间的差异对农作物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得以广泛开展,从而为快速、非破坏性诊断作物营养状况和大面积监测作物长势、遥感估产等提供了重要的手段[1,2]。同一作物或不同作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生育期及不同生产管理条件等因素下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光谱反射特性。许多学者依据植被的这一光谱反射特性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周学秋等[3]、朱雨杰等[4]利用小麦不同生育期和不同灌溉条件的冠层反射光谱特征,找出了最能区分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和最佳灌溉的波段。杨长明等[5]对不同株型水稻的冠层光谱反射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冠层光谱反射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并以蓝波段最为明显。氮素作为作物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大量元素之一,它的亏缺会对作物的代谢过程造成影响。关于氮素胁迫条件下的作物反射光谱的研究也较多。唐延林等[6]、Shilayama等[7]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下的水稻高光谱反射特征,结果表明,缺氮和正常条件下的水稻光谱存在明显差异。一些学者分析提取了氮素胁迫下的冬小麦高光谱特征并研究了氮素胁迫下红边参数的变化规律及用NIR反射率来诊断小麦叶片水分含量[8-12]。李映雪等[13]、Filella等[14]研究分析了不同氮素水平下的小麦冠层高光谱红边特征,结果表明,红边参数与农学参数之间存在较好的关系。刘芳等[15]、杜建军等[16]研究了施肥状况对小麦植株含水量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表明不同的施肥状况会使小麦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发生变化。上述研究主要集中于同一品种的作物在不同氮素条件下的冠层反射光谱特征,而对不同品种在不同生育期、不同氮肥水平下光谱反射特征研究甚少。   本研究利用田间小区试验,分析了4个品种的冬小麦在不同生育期和不同氮素水平下的冠层高光谱反射率和红边参数变化规律及红边参数与小麦农学组分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快速诊断作物营养状况及监测作物长势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于2012~2013年在北京市小汤山精准农业示范基地进行,海拔高度36 m。前茬作物为小麦,土壤类型为潮土,底肥施过磷酸钙51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供试小麦品种为农大211(P1)、中麦175(P2)、京9843(P3)和中优206(P4)。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氮肥处理,分别为0 kg/hm2 (N1)、225 kg/hm2 (N2)、450 kg/hm2(N3)、900 kg/hm2(N4),分基肥和追肥各50%施用。小区面积为10 m×9 m,播种行距15 cm。完全随机设计,2次重复,其他管理措施同大田管理。   1.2.2 冠层高光谱测定 在小麦的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乳熟期,采用美国ASD公司生产的Fieldspec -FR Pro2500型地物光谱仪测定不同处理小区冠层高光谱反射率,其视场角为25°,波段范围为350~2 500 nm,间隔为1 nm。光谱测量选择在晴朗无云、风力较小的天气进行,测定时间为10:00~14:00,每个点测10次,取其平均值作为该小区的高光谱反射率。每次测量高光谱前后立即进行参考板校正。   1.2.3 样品分析 在对应测定高光谱的位置进行破坏性取样,取样为2行,行长1 m。将取好的冬小麦植株样品放入密封的塑料袋中,以尽可能地避免植株水分的流失。在实验室内,将茎叶分离,分别称其鲜重,在105 ℃下杀青,然后将所有植株样品在80 ℃烘干24 h以上,直至恒重后再称其干重。氮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叶绿素含量采用酒精提取-分光光度计测定,LAI采用LAI2000测定。叶片和植株含水量的计算公式为:   LWC=[(LFWC-LDWC)/LFWC]×1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