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科学技术加速化发展 当代科技以指数规律增长。科学知识更新快;科学成果迅速增长;从科学发现——技术实现——生产应用时间缩短;新技术新产品更新换代快。 (二)科学技术整体化趋势日益显著 科技进一步分化和综合。各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表现在边缘学科、综合学科、横断学科的出现;科技的数学化、数字化,是整体化的又一体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整体化。 (三)科技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 当代许多科技研究开发活动规模大、复杂性增加,非一国之力所能承担;某些科技研究开发活动具有国际性、全球性。 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跨国公司的活动,促进了全球科技资源的流动和科技信息的共享。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四)创新成为科技发展的源动力 科技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包括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创新。建立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成为各国科技发展战略的首选。 (五)科技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当代科技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科学革命引发技术革命,带来产业革命和社会变革。 科技与社会——推动力;科技与经济——生产力;科技与文化、精神文明——支撑力; 科技与军事——战斗力;科技与政治——影响力 二.当代高新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科学革命: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 高新技术主要领域: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海洋技术、航天技术。 信息技术是核心和先导。信息产业;信息经济;信息社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速国家信息化建设。 (一)信息技术 1.微电子技术——微型化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微处理器、存储器)----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主要硬件。 英特尔。“龙芯”。 发展趋势:超导芯片、激光芯片、生物芯片、纳米芯片。 2.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1)科学研究——巨型化 弹道计算、核爆炸模拟、天气预报、地质勘探、基因工程、大型管理系统。 微分方程组: dxi /dt fi x1,x2,…,xn i 1,2,…,n 例 dv / dt F / m dv F / m dt 神威计算机(每秒3000亿次以上 ) 联想深腾6800(4.18万亿次/秒) 曙光4000A(10万亿次/秒) (2)过程控制——自动化 工业自动化、先进制造技术。 特点:自、数、智、精、极、集、网、绿。 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新生产模式——集成制造系统(CIMS)、柔性生产线、虚拟一体化。 军事自动化——精确制导技术、C4IRS系统(指挥、控制、通讯、计算机、情报、侦察、监视) 中国雷达旅指挥自动化系统 (3)信息处理——网络化 网络时代:全球范围的信息交流与知识共享时代。 革命性变革:信息传播、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电子政府、生活方式等。 趋势:三机合一(电视、电话、电脑——多媒体),三网合一(电信网、广电网、计算机网——高速宽带网),三业合一(电信业、广电业、网络业——信息服务业)。 下一代互联网。 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 (4)智能模拟--智能化 专家系统 机器翻译 智能型机器人 中国机器人导游 3.通信技术 现代通信系统 *终端设备:电话、可视电话、手机、IP电 话、传真机、数据终端、图象终端等。 *交换设备:程控交换机、移动交换系统。 *传输设备:同轴电缆、卫星通信、无线移动 通信、微波通信、光纤通信。 趋势:“信息高速公路”——高速宽带网(宽带接入技术)。 交换机 4、传感器技术、音像技术 传感器:获取信息的装置。(利用声、光、电、热、力检测距离、速度、角度等信息,各类仪器仪表)。遥感技术(对地观测)。 音像技术:电视(数字、高分辨率、纯平、大屏幕、微型、壁挂、上网电视、IP传送),VCD,DVD,摄录机,音响。 5、激光技术 原理:受激辐射光放大。特点:(1)高亮度,(2)高方向性,(3)单色性,(4)相干性 应用:光纤通信、计算机、测量、工业、农业、医疗、军事等。 中国新型激光炫目步枪和步枪新瞄具 激光武器 (二)生物技术 1、微生物工程 利用细菌发酵生产各类产品。用于食品、药品、农业(农药、肥料)、能源、矿业、环保等。 2、酶工程 借助现代工艺手段和生物反应装置,利用酶的催化作用生产各类产品。用于化工、食品、医疗、能源等。 3.细胞工程 在细胞水平上改变品种、创造新物种的技术。 细胞融合:植物、动物、动植物。 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农作物的试管化、工业化、商业化。 克隆技术:无性繁殖、生物复制。 干细胞技术:万能细胞,制造器官组织。 ? 细胞工程培养的试管苗 4、基因工程 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遗传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