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研修汇报活动主持稿
肥东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研修汇报活动主持稿
肥东县古城学区中心学校 赵杰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同行们:
大家好!
春风送暖,驱走冬日的寒意,老师,怀揣着对教学的殷殷期待,相约在百花争艳的春天,相约在美丽的之畔13位参加合肥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的学员,有古城地区小学中心教研组各学区的领导、老师,还有其他兄弟单位的领导、老师。让我们用最热烈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今天的日程是这样安排的:第项内容是课:13位参加合肥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的学员在新教学理念指导下集体磨课,两位学员执教汇报课。
第一节8:0——9:0由肥东县实验小学的程燕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七颗钻石》。
第二节9:0——10:0由肥东县桥头集学区山王辅导小学陈炎萍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五年级语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第项内容是:
第项内容是: 第项内容是第项内容是
为了确保本次活动顺利进行,希望大家能够遵守会场纪律,不要窃窃私语,没有特殊情况请不要随意走动,带手机的同志请您自觉关掉手机。尤其是吸烟的同志,为了在座各位健康请您自觉克制一下。
下面让我们一欣赏,一采撷,聚焦课堂,触发思维。
两节精彩的就这样在掌声中结束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如果说讲课是教学实践,说课则是实践前的理论,是教者思维的结晶,它不仅可以使教者思路畅通,还可以使听者有所顿悟。下面我们掌声有请首先接下来
刚才两位执教老师进行了细致的说课与深入的反思。相信大家听了也一定会有很多想法要交流,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有请肥东县13位参加合肥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的学员代表在新教学理念指导下集体磨课,两位学员执教的汇报课。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在研讨交流中,共同反思,共同成长。
刚才,合肥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的学员代表,围绕两节汇报课和我们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结合课堂教学实施情况进行了探讨、反思、交流。但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的观点难免陷入狭隘,所以下面有古城地区小学中心教研组各学区的老师,给予中肯的意见,使我们能够扬长避短,互帮互学,共同提升,以便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通过刚才的课、、课,我们真切的感受到新的理念、新的观念,新的教法频频亮相,课堂教学在悄然发生变化。也许你刚步上岗位,认识模糊,也许你曾冥思苦想,也许你已开始实践、彳亍前行,就让我们结合课的实践,一起聆听专家的点评。有请老师。
真不愧是名师!听名师一言,拨云见日,让朦胧的更清晰,让无绪的更有绪,让实践的更坚定。 老师们,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教学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风格各异,但是静心思忖,会发现我们的语文教学的浮躁和迷失——课堂热闹了,语文味淡了;人文性有了,但工具性缺了;综合性多了,学科性却丢了。“乱花渐欲迷人眼”!语文课,我们应该怎么上?如何回那失去的朴朴实实的浓浓的“语文味”?今天将为我们指点迷津。
老师们,听了老师的,相信在座的每位老师都有鲜亮、清晰的答案:在读中思,读中品,品中读,思中书,字词句篇皆语文,听说读写真语文。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的已近尾声,今天的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了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的平台,它给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带来了一定的启发和帮助。希望各校的教师回去之后用心经营好自己的课堂,并认真开展好校内的各项教学研究。结合,群策群力、坦诚相待。让我们的课堂绽放出更多的光彩,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期待的学习殿堂。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精妙的,感谢精美的课堂,感谢亲临支持,感谢全体在座老师的共同参与,本次到此结束,?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