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阿曼Daleel地区早白垩纪Shuaiba段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摘要:
上Shuaiba段(USH)是阿曼北部Daleel地区主要的含油层;在纵剖面上分为A,B,C,D,E 5层,D层和E层是主要的层面.随着Daleel含油地区勘探研究的发展,为了满足更进一步的勘探研究的需求,对于他们内部组成的沉积方式、范围分布的研究及USH的沉积模式的确定变得更加必要和重要。我们根据地质、地震、古生物方面的资料,并运用了碳酸盐岩沉积系统的分析方法,研究了USH段的岩石相组合及沉积环境。在D层中,浅滩内低洼亚相(水深10-15m)和浅滩沉积亚相(水深不超过10M)缺失,在E1层中发现了风暴沉积和浅滩内低洼沉积亚相。在文章中,我们分析了沉积亚相与沉积环境的特征,并确定了其沉积模式:发育于浅海的开阔地之下的碳酸岩盐浅滩内低洼相,在早白垩纪,该地区经常发生风暴事件。
关键词:碳酸岩盐,沉积模式,早白垩纪,Daleel地区。
前言:
Daleel地区位于阿曼盆地的西北部,位于阿曼首都Muscat西南450KM。(图1)
该地区是块状岩储油层;它大约有15km长4km宽 共60km2。该地区发育一个西南高东北低倾角绝对值大约为2°–5°的单斜层。发育许多断层,特别是发育在单斜层中的小断层。普通断层的走向大多是东北-西南,由北到南分布的6个地段A,B,C,D,E和F,被这些断层分开。因此,该地段的纵剖面显示地垒与地堑成互层的结构特征。
图1. Daleel含油盆地位置
上Shuaiba段(USH)是该地区最好的储层;它在该地区分布广泛且稳定。他的厚度大约有30-50m。储层掩埋深度为1500-1700m;它南部埋藏浅,北部埋藏深。根据导电性,USH可以被分为A,B,C,D,E 5层。此外,B层可以被再分为3部分:B1,B2,B3;E层可以被再分为E1,E2。主要的生产地层是D,E1以及B1,B3。D层和E1层是主要的储层,其中D层是最好的,但是C层,B2层,A层基本是不渗透层。
微相类型
岩性特征和岩相分析
岩性特征
基于颗粒特征(大小、形状等),基岩类型,结构特征等,利用Flugel对碳酸岩盐岩相的研究(1982),Dunham对于碳酸盐岩的结构分类(1962)以及普通相带中碳酸岩盐微相的分类(Wilson, 1975),USH d层中9类岩石被识别出来,它们是生物碎屑岩 P/F(SMF5),生物碎屑岩 W(SMF9), 生物碎屑岩 G(SMF11),包裹生物碎屑岩 P(SMF12),鲕粒生物碎屑岩 P(SMF15),球状灰岩(SMF16),球状藻类有孔虫岩 P/G(SMF18),球状灰岩 M(SMF19),以及纯石灰岩 M(SMF23)(图2、3)。组分特征、古生物学及岩相特征都在研究中被思考到。
岩相分析
基于岩石类型,特征以及岩石分布,3个岩相组合被确定:岩相A ( SMF9. SMF16. SMF18),岩相B(SMF5. SMF11. SMF12. SMF15),岩相 C(SMF5. SMF11. SMF18. SMF19. SMF23)(图3a)。
(1)岩相A:圆锥虫粒泥灰岩和球状圆锥虫粒泥灰岩/泥粒灰岩/圆锥虫粒状灰岩/球状灰岩/球状藻类有孔虫岩 P/G。
图2. Daleel含油盆地岩石类型及D层岩相分布
图3. Daleel含油盆地USH层岩相和亚相分布。(a)岩相分布;(b)亚相分布。
岩相A是最重要的岩相包括储层,它分布在B层区域北部及D-E区域中部;主要的岩石是粒泥灰岩和泥岩;主要的古生物类型是圆锥虫。生物碎屑岩包括海棉,石灰质球,棘皮动物,有孔虫和海藻灰,内碎屑很少(Wray, 1975)。主要的成岩作用是重结晶,溶解作用和填充作用。数量较多且分布相对广泛有规律并被完整保存的圆锥虫说明沉积环境是低能水动力环境。
这种发育于浅滩后并限制于低能环境的岩相叫做浅滩中低洼相,该相中水深大约10-15m。E1层和D层都是在这种沉积相中沉积并形成最好的储层的。
(2)岩相B:圆锥虫包层球状泥粒灰岩/鲕粒生物碎屑泥粒灰岩/栗孔虫圆锥虫粒状灰岩/生物碎屑球状石灰质浮蛋白石。
它分布于东部和西部,主要的岩石是粒状灰岩和鲕粒泥粒灰岩,某些生物粘结灰岩和浮蛋白石也出现在C段和E段区域,生物骨骼粒状灰岩出现的不多。概率不超过20%。主要的古生物类型是栗孔虫,它的体型要比岩相A中出现的小一些,此外,普通鲕粒较为常见。
根据栗孔虫和圆锥虫的有规律分布和完整的保存,我们可以认为沉积环境是在几米深的水中的中等水动力条件(Wilson, 1975)。这种发育于碳酸岩浅滩环境的沉积相受控制于海潮,水深大约有几米。
(3)岩相C:在该区域中岩相C可以被分为2种类型。岩相C-1发育在D层中,岩相C-2发育在E1层中。
岩相C-1:栗孔虫和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2016影视鉴赏考试习题讲解.doc
- 2015-2016长春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件:第2课《词三首—醉花阴》讲解.ppt
- 2015AFMch2储氢材料讲解.ppt
- 2015GCT真题及参考答案(逻辑)讲解.doc
- 2015安徽高考二轮复习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专题讲解.ppt
- 2015安徽省病历书写规范解读讲解.ppt
- 2015百万公众大健康主题答案讲解.doc
- 2015版《药典》中药材标准的变化情况讲解.doc
- 2015版微生物计数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报告讲解.doc
- 2015版药典变化统计讲解.doc
- 注册验船师高频真题题库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高频题库带解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试必备资料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精选题库带分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前冲刺必刷题附答案2025.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