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第一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① 达尔文实验结论:生长和弯曲与胚芽鞘的尖端有关;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以下的部位。在单侧光的照射下,使背光侧生长快,出现向光弯曲。
② 波森和詹森的实验结论:的确有一种化学物质可穿过明胶传递给下部。
③温特实验结论: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部;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生长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下部
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①产生: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②运输:极性运输,即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单向。
③分布:植物体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多数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促进细胞的伸长。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生长素作用两重性表现的具体实例:①根的向地性;②顶端优势
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解除方法为:摘掉顶芽。
顶端优势的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实例是棉花摘心。
补充: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引起的生理功能不同,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②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能不同,原因: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
(4)生长素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①促进果实发育(例如无籽番茄(黄瓜、辣椒等),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果实。);②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枝条);③防止落花落果。
备注:无籽番茄是未受直接涂生长素得到的,故染色体数是正常番茄的一半,无籽西瓜是多倍体育种得到的。
2、植物激素:生长素、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前两种促进,后三种抑制)
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内环境的稳态
1、细胞生物与环境的物质交换情况: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多细胞生物则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4、稳态 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未受到刺激时的膜电位:外正内负(静息电位)极化状态 兴奋区域的膜电位:外负内正(动作电位)反极化状态 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电位差,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 电流方向在膜外由未兴奋区域流向兴奋区域;在膜内由兴奋区域流向未兴奋区域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不衰减性、绝缘性、双向性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这一结构完成,由“神经递质”将突触前膜的兴奋传至后膜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从而将兴奋传至另一个神经元
(2)兴奋传递过程中信号的转变: 电信号 →化学信号→电信号
(3)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特点:单向性(只能由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
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
作出的规律性应答(要点:具有神经系统的动物才会出现反射现象)
5、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组成部分:感受器 感觉神经末梢 传入神经 反射中枢(中枢神经的一部分) 传出神经元 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及它支配的腺体或肌肉等) 6、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中枢,大脑皮层中与语言功能有关的区域为言语区。
(1)白洛嘉区(表达性失语症):不能说话,不能书写。能理解语言
(2)韦尼克区:可说话,可听声音。不能理解语言
7、体温调节:人的体温要维持稳定需要 产热=散热
(1)散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栏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doc
- 2024北京一零一中初二(下)期中物理及答案.docx
- 跨学科实践活动09+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教学课件+设计(人教版2024).pptx VIP
-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解析答案.pptx VIP
-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清单80条PPT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pptx VIP
- 外研社新一代大学英语(基础篇)综合教程B2U4 iExplore 2.pptx VIP
- 3-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中英对白剧本.pdf VIP
- 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必背1000题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计算小达人3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pptx
-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xls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