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 第六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陆地自然带 纬度 气候 二、地域分异规律 热量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水热状况 水分 考点 1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与陆地自然带的对应关系 图 6-2-1 【典例 1】(2011 年汕头期末)读某地区局部图(图 6-2-2), 回答(1)~(2)题。 图 6-2-2 (1)乙地附近海域风浪最小的季节是当地的( ) A.1 月 C.7 月 B.4 月 D.10 月 【提取信息】乙地位于南半球,处于30°S~40°S 的大陆西 岸。 【思路整理】结合提取信息→该地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 →冬季(7 月)受西风带控制→风浪大;夏季(1 月)受副热带高气 压带控制→风浪小。 【答案】A (2)海员经过甲地观察到的植被类型是( )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热带雨林 D.常绿阔叶林 【提取信息】甲地处于 40°S~54°S 之间的大陆西岸。 【思路整理】结合提取信息→甲地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 【答案】A 【跟踪练 1】(2010 年西安模拟)某位同学对照世界陆地自 然带分布图画出了亚洲自然带分布的理想模式图(见图 6-2- 3),以便更好地记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 6-2-3 (1)填出图中各自然带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提取信息】①亚洲自然带分布的理想模式图;②纬度位 置最北至 70°N,即北极圈附近。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图中各自然带,其气候类型在世界各大洲中独有的是 ____,其形成雨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 夏季盛行从印度洋赤道附近吹来 【提取信息】亚洲独有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 【思路整理】根据提取信息→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及特征→ 主要分布在南亚地区;特征是分干、湿两季,夏季盛行西南季 风,降水丰沛,形成雨季。 的西南季风,降水丰沛 (3)图示自然带名称相同,而其气候类型不同的数码是____; 自然带名称不同,但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数码是_____。 【提取信息】①自然带名称相同,气候类型不同;②自然 带名称不同,但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思路整理】根据提取信息①、②→结合陆地自然带信息 分析→确定其各自自然带的类型。 ②④ ④⑤ 比较普遍 高山地区 中纬度地区 低纬度和高 纬度地区 分布典 型地区 海陆分布、 地形起伏、 洋流等 水热条件随 海拔高度的 变化而变化 水分(海陆 分布) 热量(太阳辐 射) 主要影 响因素 地方性分异 垂直地带性 经度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 别称 非地带性分 异规律 山地的垂直 地域分异规 律 从沿海到内 陆的地域分 异规律 由赤道到两 极的地域分 异规律 地域分 异规律 考点 2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典 型 案 例 续表 非洲沿20°E 经线自赤道向 南北自然带的 变化:从赤道 向南北分别是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 叶林带 亚欧大陆中纬 地区从沿海到 内陆自然带的 变化:大陆东 西两岸从沿海 向内陆分别是 森林—草原— 荒漠 珠穆朗玛峰、 安第斯山、 阿尔卑斯山、 乞力马扎罗 山的垂直自 然带等 天山、昆 仑山山麓 地带的绿 洲、东非 高原的热 带草原等 大范围地域分异规律是小范围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 础,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叠加在地带性分异规律基础上, 使自然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联系 —— 简单 图式 续表 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 降 季节因素 坡度越大,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 偏高;阳坡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 雪线位置偏高,阴坡则相反 地貌因素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 降水因素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 温度(热量 或纬度) 雪线及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素 自然环境 全球变暖,使雪线上升;臭氧层破坏,使雪线上 变迁、人 升;沙漠化造成气候变干,使局部地区雪线有所 类活动因 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吸收 太阳辐射能力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docx VIP
- 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检查细则一.doc VIP
-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pdf VIP
- 《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16)》.docx VIP
- (高清版)B-T 24353-2022 风险管理 指南.pdf VIP
- GB∕T 24353-2022 《风险管理 指南》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写2024B0).pdf VIP
- 2025年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VIP
-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个案护理.pptx VIP
- 临床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个案护理.pptx VIP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试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