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人身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人身权

第九章 人身权法 ? 第一节 人身权概述 一、人身权的概念 (一)人身的概念 观点1: 指人的身体 观点2: 人格和身份的总称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1条: 因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二)人身权的概念 人身权 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 二、人身权的法律特征 (一)非财产性 人身关系可能发生财产关系的情况: 财产继承; 人身损害赔偿; 人格权商品化(明星代言产品); 法人商事主体人格化:商号 (二)与民事主体的不可分性 人身权的不可分离性具有相对性 法人的名称权可以转让 著作权中的发表权可以继承 死刑犯的生命权可以依法剥夺 某些健康权可以放弃(如吸烟) (三)法定性 1. 人身权的种类法定 2. 人身权的内容法定 3. 人身权的保护法定 思考:亲吻权、配偶权是否有法律依据? 案例:甲与邻居乙之妻通奸,被乙捉奸在床。乙以甲侵犯其配偶权为由要求甲赔偿2万元的精神损害。 问题:甲是否侵害了乙的配偶权? (四)绝对性和支配性 身份权为对人权 三、人身权保护的意义 第一,为人类的繁衍和延续提供了前提条件。 第二,保护基本人权的需要。 第三,保护人格尊严的需要。 第四,建立和维护正常、有序的社会关系的需要。? 第二节 人格权 一、概念 是权利人以人格利益为客体的,是民事主体固有的、必备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二、分类: 1.人格权分为物质性人格权和精神性人格权,物质性人格权是精神性人格权的基础。 2.有形人格权(生命权、健康权、身体完整权)和无形人格权: 3.具体人格权和一般人格权 思考: 人格权和身份权有什么区别? 1.法律作用不同 2.权利客体不同 2.是否固有、必备不同 三、一般人格权 (一)一般人格权概念 是法律采用高度概括的方式赋予民事主体的,基于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人格平等和人格尊严为内容的一般人格利益而享有的一种基本权利。 我国一般人格权立法: 《民法通则》第101条: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条:    (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4条、25条:   宪法第38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1条: 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二)特征 其具有主体普遍性; 客体具有高度概括性; 内容抽象性; 包容和兜底性 (三)一般人格权内容 人格自由:不受 约束、控制 人格独立:不受他人干涉、控制 人格尊严:人之所以为人所应有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是权利人对于自己和他人的人格价值的人身和尊重。 (四)一般人格权的意义 1.是具体人格权的母权 案例: 人狗同桌就餐是否侵犯其他消费者权利? 超市搜身是否侵犯其他消费者权利? 2.扩展具体人格权的内涵 三、具体人格权 具体人格权: 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一)生命权 生命,是自然留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 ——诺贝尔 1.生命权的概念 生命权是 以人的生命利益为内容的权利。 2.生命权的内容 生命享有和维持权 3.生命权的特征: 不可恢复性、平等性、流动性 4.在自然人生命权受到侵犯的情况,近亲属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法理依据存在争议: 间隙取得请求权说:生命的侵害与死亡之间存在间隙,这一间隙内发生了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继承。 继承说 :生命的侵害与死亡之间存在间隙,这一间隙内发生了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继承。 法定权利说:自然人死亡后民事主体资格已经不存在,但生命权是最高价值的人格利益,近亲属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是法律的强行规定。 双重受害人说:生命权人和其近亲属都受到侵害。如我国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1条规定。 讨论: 1.人是否可以支配自己的生命?可否选择安乐死? 反对说: 人虽然是自己生命的主宰者,但人并不享有处分自己生命的权利,这表现为生命权不具有支配性,安乐死就是变相杀人,是故意毁坏生命的行为,它是对人类文明的侵蚀,也是又被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的。安乐死不仅会阻碍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因为任何不治之症可能会有治愈的希望,当时必死之人未来不一定死去,而且安乐死会引发道德风险,可能会成为一些人借刀杀人找到借口提供机会。人道主义以尊重人的生命为基本原则,安乐死恰好违背了这一原则。正如史尚宽认为:明日面临死运之人,近日提早杀之,仍为生命权之损害。 赞成说: 个人的生命属于自己,

文档评论(0)

22666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