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著名收藏家和画家张伯驹和其夫人潘素
著名收藏家和画家张伯驹和其夫人潘素。 张伯驹是河南项城人,生于 1898 年,卒于 1983 年,是中国现代著名的 收藏家、文物鉴定家和书画家。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西晋陆机的《平 复贴》等稀世珍宝,均系当年张伯驹不惜罄囊借贷以重金收得,后完壁献给 国家。 二张相识,很快成为莫逆。张伯驹的夫人潘素曾说:“伯驹与大千情谊 极深。一方面因为他们都是绘画、素描方面的行家,对古代文物、器皿等素 有研究;另一方面他们从家世、性格到生活习惯都很接近。比如说,张伯驹 和张大千性格豪放不羁,爱交游,重友情,一向好客。他们经常宴客,相互 馈赠书画文物,在选购古代器皿、珍贵画卷和墨迹方面,往往恭请对方出主 意,作参谋。他们为了祖国的珍贵文物、典籍免于流入外(国)人之手,不 惜掷万金。正因为有这些共同点,他们终于成为莫逆之交。”〔22〕 新中国成立后,张大千出国远游,二人再不得相见。1978 年,80 岁的张 伯驹思念故交,请香港友人转带结张大千一封信,希望他能携妻儿回国探亲 访友,情真意切。不久,张伯驹收到大千的回信:伯驹吾兄左右: 别三十年,想念不可言。故人情重,不遗在远,先后赐书,喜极而泣。极思一接清言,无如蒲柳之质,望秋先零,不得远行。企盼惠临香江,以慰饿渴。倘蒙愈允,乞示敝友见,谨呈往复机票两张,乞偕潘夫人南来,并望 夫人多带大作,在港展出,至为盼切??〔23〕但因种种原因,两位艺术至 交失去了最后一次会面机会。1982 年,张大千曾为潘素的两幅芭蕉补画波斯 猫和素装仕女,并分别题句。1935 年 10 月,张大千游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我国古代佛教艺术的三大 宝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 13 公里伊水两岸东、西山上,南北长约 1 公里。 石窟始建于北魏迁都洛阳(494 年)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 北宋。西山现存窟龛 2100 多个,造像 10 万余身,碑刻题记 3600 多品,佛塔40 余座。其造像风格多有变化,比如北魏时多为秀骨清像,风格优雅端庄;而唐代造像则多肌肉丰腴,身姿婀娜,具有曲线美。龙门石窟碑记题记之多, 居国内石窟之首。尤其是以龙门二十品为代表的魏碑体书法,体现了当时书 法艺术的时代水平。唐碑中则有贞观十五年岑文本撰文、褚遂良书写的《伊 阙佛龛碑》和开元十五年补刻的大卢舍那佛龛记碑,分别为初、盛唐楷书的 精构。张大千览景吊古,颇有感慨,赋诗道: 昔读在陵诗,象纬逼天阙。 今游龙门境,水木随所悦。 岗峦郁盘行,川原互萦越。 岩翠凝衣履,潭光影毛发。 缅怀跞鞅掌,功尚想武烈。 时危玉关塞,乱世资英杰。 蹑足樵径微,决背飞淮灭。 临风发长歌,吊古临一吷!〔24〕 10 月 6 日,张大千再游华山。正逢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大千登上落雁 峰峰头,远眺祖国的壮美河山,不禁忧上心头。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日本帝 国主义很快就占领了中国东北,继而又大举进攻华北,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 重。1935 年,日本侵略者为进一步控制华北,借口中国当局援助东北义勇军 孙永勤部进入滦东“非武装区域”,指为破坏《塘沽协定》,由日本天津驻 屯军参谋长酒井于 5 月 29 日向国民党政府提出交涉,并由东北调遣日本军队 入关,进行武力威胁,迫使国民党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 出卖了华北的大部主权。华北危机!平津危机!中华民族危机! 亡国之祸,迫在眉睫。张大千虽不大关心政治,却是个很有民族自尊心 的人。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他思绪万千!他即景赋词,以表忧国忧时、思念 亲人之情: 寒雁来时,负手立,金天绝壁。四千里、岩岩帝座,况通呼吸。足下江 山沤灭幻,眼前岁月鸢飞疾。望浮云,何处是长安?西风急!悲欢事,中年 剧。兴亡感,吾侪切。把茱萸插遍,细倾胸臆。蓟北兵戈添鬼哭,江南儿女 教人忆。渐莽然,暮霭上吟裾,龙潭黑! 10 月中旬,应杨虎城将军之邀,张大千从华山前往西安小住。一天,张 学良将军来到张大千下榻处索画。张大千和张学良是老朋友了,早在 1931 年,二张就以“不打不相识”的方式,戏剧性地交上了朋友。张学良非常喜爱书画,还是在他掌管东北军政任期内的 20 年代后期,就开始不惜重金收购古代字画名迹,每得佳作,则欣喜若狂。可惜的是,“九·一 八”事变后,他珍藏的书画全部沦落到日寇的手里。1930 年 10 月,张学良 到北平任海陆空军副司令,仍继续收藏古画,并常请北平著名画家前来鉴赏。 于是发现自己的藏品中,竟有不少是张大千所作的“假石涛”、“假八大”。 因此很想认识一下这位名扬四海的“假石涛”。正巧,1931 年大千北游故都,下榻在长安客栈。张学良发帖请张大千赴宴。初,张大千甚是紧张,深恐其为鸿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