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智慧与管理.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家智慧与管理

道家智慧与管理之道 武汉大学 徐水生教授 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领导干部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可以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能力,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乐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包括历史经典、文学经典、哲学经典、伦理经典等多个方面。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09年5月13日)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一、道家之概况 所谓(狭义)道家,就是以老庄为代表,以“道”为世界的最后本原,以“道法自然”为其学说宗旨的学派。 即原始道家,创始人为老子,集大成者为庄子。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德经》。它受到了西方人的重视。 1、老子其人其书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他大约生活于春秋末年,据说做过周朝的史官,后退隐著书立说,又西出函谷关(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 ),不知所终。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道学家派的创始人。他在世界上较早提出了了系统的哲学理论,为千百年来的世人提供了观察社会、思索人生的独特视角,他的思想是构筑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体系的重要支柱。虽然历史已跨越千年,但老子的智慧已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而至今犹有极强的穿透力。 老子的著作为《道德经》,又称《老子》,共有八十一章、五千言。其内容涉及哲学、文学、兵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养生学等,被誉为古代的百科全书。 诸葛亮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淡泊 无以明志, 非宁静 无以致远。 2、庄子其人其书 庄子(约前369~约前286年),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年青时做过漆园吏。拒聘出任楚相,终身不仕。 现存《庄子》一书,共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庄子》一书可以说是庄子及其学派的著作。《史记·老庄申韩列传》曰:庄子“其学无所窥,然其要归本于老子之言”。他是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学术风格上,庄子善于用寓言表达哲学智慧,其思想丰富多彩,对后代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极深刻的影响。如:鲲鹏展翅、朝三暮四、游刃有余、井底之蛙、相濡以沫等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玄之又玄。”(1章) 3、“道”的基本含义 “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在《道德经》和《庄子》中,“道”主要有以下四层含义: 第一、“道”是产生万物的本原。如: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 第二,“道”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如:“天道无亲,常与善人。”(79章) 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 第三,“道”是人们生活的准则。如:“圣人之道,为而不争。”(81章) 第四、“道”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如:“以道观之”(《庄子?秋水》) 二、“无为而治”的管理之道 无为:道家所指顺应自然变化之意;治:治理。顺应自然变化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37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 道的本性就是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也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正常存在,健康发展。 根据道家的观点,在自然无为的状态下,事物就能按照自身的规律顺利发展,人身、社会亦是如此。如果人为干涉事物的发展进程,按照某种主观愿望去干预或改变事物的自然状态,其结果只会是揠苗助长,自取其败。 当然,无为而治的无为,决不是一无所为,不是什么都不做。无为而治的无为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章》)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48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故圣人云: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57章)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11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81章) 2011年6月21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成功连任。潘基文的下届任期从2012年1月1日开始,为期5年。当天下午,潘基文宣誓就职。他引用中国哲学家老子《道德经》81章中的上述名言: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意思是说,天道总是有利于万物,而得道之人做事

文档评论(0)

550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