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中药发展史(第一章)汇编
中药发展史 第一章 中药发展史 学习要求: 掌握中药的概念 了解主要的几本中药学著作 了解中药学的发展史 第一章 中药发展史 一、什么叫中药? 中药是和西药相对而言的,它是对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1 从产地来看,绝大多数的中药最初都是出产于中国。 2 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3 它充分地反映了我国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 古代本草书籍所载中药已逾3000种,目前经整理则达12000种左右。 中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部分天然药及其加工代用品。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 什么叫中药学? 中药发展概况----先秦?/夏商周时期(一) 1. 古代药物知识的起源和积累 原始时代,因采食植物和狩猎,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某种药效反应或中毒现象,甚至造成死亡,因而使人们懂得在觅食时有所辨别和选择。为了同疾病作斗争,经验启示人们对某些自然物的药效和毒性予以注意。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古人经过无数次有意识的试验、观察,逐步形成了最初的药物知识。---药物知识萌芽。 据医史家研究: 猿人和人类远祖用以充饥的食物,多是植物类,先发现是植物药。 在渔猎生产和生活开始以后,逐渐掌握了某些动物药的医疗作用。 在原始社会的后期,随着采矿和冶炼的兴起,又相继发现矿物药。 2. 酒的发明促进了医药的进步 原始社会的后期,从野果与谷物自然发酵启示,产生酿酒技术。至殷商酿酒业已十分兴盛,并成为一种饮料,重要的是具有温通血脉、行药势和作为溶媒等作用,故古人将酒誉为“百药之长”。 3. 药物知识也由口耳相传发展为文字记载 随着文字出现,药物知识由口耳相传发展为文字记载。在数千年前的钟鼎文中,已有“药”字出现。 西周时已有专业的“医师”,“聚毒药以供医事”。 《诗经》中涉及植物和动物共300多种,不少是后世草著作中收载的药物。 《山海经》载有100余种动物和植物药,并记述了它们的医疗用途。 《五十二病方》载方约300个,涉及药物240余种,对炮制、制剂、用法、禁忌等有记述,是最早涉及药物炮制、制剂等内容的医药专著。 中药发展概况----先秦/夏商周时期?(二) 代表作:《神农本草经》 简称《本经》,是现存最早的第一部药学专著 。 1 托名“神农”,成书不会晚于公元二世纪。 2 载药365种, 当前版本系明清以来学者考订、整理、辑复而成。 3 主要内容: ① 其“序例”部分,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养身延年与祛邪 治病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即后世所称的“三品分类法”。 ② 每药之下,依次介绍正名、性味、主治功用、生长环境,部分药物之后还有别名、产地等内容。 ③ 所记各药功用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中药发展概况----秦汉时期? 一 代表作:《本草经集注》 1 梁·陶弘景, 成书公元500年左右?, 载药730种。 2 主要内容: ①增列了“诸病通用药”、“解百毒及金石等毒例”、“服药食忌例” 等内容。 ②各论部分,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将所载药物的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七类,各类中又结合三品分类安排药物顺序。 ③为便于保存文献资料原貌,陶氏采用朱写《本经》文,墨写《别录》文,小字作注的方式 朱墨分书 ;对于药性,又以朱点为热,墨点为冷,无点为平。它是最先对《本经》进行注释的本草书籍。 中药发展概况---魏晋南北朝时期?(一) (二)其他有名的本草著作 1 《炮炙论》:南朝刘宋时期雷斆著,收录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该书是我国第一部药物炮制专著,也标志着本草学新分支学科的产生。 2 《吴普本草》、《李当之药录》、《名医别录》、《徐之才药对》。 中药发展概况----魏晋南北朝时期?(二) 代表作 《新修本草》 又称《唐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或称第一部药典 。 1 长孙无忌、李勣、苏敬等唐显庆四年 公元659年 主持编纂,依靠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充分的人力和物力, 该书载药数844种。 2 主要特点及学术价值 ①书中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这种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 ②无论形式和内容,都有崭新的特色,不仅反映了唐代药学的高度成就,且对中外后世药学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 中药发展概况----隋唐时期? (一)宋代官修本草 宋代本草书籍的修订,乃沿唐代先例以国家规模进行。 宋代的官修本草有: ① 公元973~974年刊行的《开宝本草》; ② 1060年刊行《嘉祐补注本草》; ③ 1061年刊行的《本草图经》 亦称《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