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吸入麻醉方法的应用和管理.ppt

培训课件-吸入麻醉方法的应用和管理.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维持正常二氧化碳需多少通气量? 分钟通气量是肺泡通气量和解剖死腔及机器死腔通气量的总和 正常二氧化碳约为肺泡二氧化碳浓度的5.6% 40mmHg/ 760mmHg- 47mmHg 5.6% 维持正常二氧化碳需多少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必须达到:194mlCO2/5.6% VA VCO2/5.6% 194ml/min/5.6% 3393ml/min 解剖死腔约为 1ml/kg/次 解剖死腔 体重×1ml/kg 70ml/次 维持正常二氧化碳需多少通气量? 机器死腔由正压通气时呼吸机回路中丢失的通气量组成。如果回路的顺应性和气道峰压已知,则此死腔可由计算得知 机器死腔 顺应性×压力 10ml/cmH2O×20cmH2O 200 ml/次 维持正常二氧化碳需多少通气量? 所以,在呼吸频率为10次/分时,由计量计测量的总通气量应该为 VT 3393+700+2000 6093ml/min 总潮气量为609ml 吸入麻醉的管理 麻醉前准备 麻醉准备 诱导期 维持期 苏醒期 麻醉前准备 在病人入手术室前麻醉者就应将麻醉机、吸引装置、气管内插管用具、药品以及监测用具等准备好。 麻醉准备 核对姓名、所属科室、年龄、性别、手术名称和部位; 对病人的全身情况、病房准备、麻醉前用药的效果进行检查; 监测血压、脉搏、呼吸; 麻醉准备 开放静脉,必要时进行深静脉穿刺,测定中心静脉压或置入漂浮导管; 根据需要选择进行桡动脉或足背动脉穿刺置管作动脉压监测。 吸入麻醉的诱导 特点:诱导需要一定时间,在此期间病人经历兴奋期再进入抑制状态 适用于小儿,成人通常不用吸入麻醉诱导 方法:单次吸入诱导法 浓度递增诱导法 高浓度给药法 吸入麻醉的维持 特点:单独用于麻醉维持时,其浓度通常要达到1.3~1.4MAC,方可满足抑制手术应激的需要。 缺点:药物消耗量大,体内脂肪组织内蓄积多,苏醒时间长,而且由吸入麻醉药代谢产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 吸入麻醉的维持 联合用药:如静吸复合麻醉,加入少量静脉麻醉药即可适当减低吸入麻醉药的用量 吸入麻醉浓度的调节 血压、心率 的变化 综合参考吸入麻醉药的浓度、EEG、BIS和SEF的变化 手术刺激的强弱及病人的情况 苏醒期 适时停止吸入麻醉 :正确估计手术的结束时间。通常在距手术结束前10~15min关闭挥发罐,开始将麻醉减浅。 “三明治技术” :诱导和结束时用异丙酚,麻醉维持用吸入麻醉 。 苏醒期 优点:苏醒迅速,苏醒期平稳,病人无躁动,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大为减少。 适时开始镇痛治疗 :可有效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适时拮抗肌松药作用 肌松药的拮抗时机为:距前次给药时间30min以上;胸腹腔肌层缝合完毕,肌松作用已部分恢复(TOF比值大于0.25)。 方法:阿托品0.5~1mg和新斯的明1~1.5mg静脉注射。如肌松恢复不完全,可在肌松监测下重复给药。 苏醒期 深麻醉下拔管的主要标准:自主呼吸的恢复。当病人自主呼吸恢复,节律规则,呼吸次数小于20次/min,呼吸空气条件下,SpO2始终大于95%,PETCO2小于6.0kPa(45mmHg)且曲线正常,且循环功能稳定,即可拔管。 适当深度麻醉下拔管 适当深度麻醉下拔管 优点:拔管过程中循环功能稳定,不诱发恶心呕吐,不会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 可能的危险是:拔管后出现舌下坠,造成上呼吸道梗阻。拔管后如有舌下坠,可置入喉罩、口咽通气道。如仍不能维持上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应再次插管。 高血压 寒战 苏醒延迟 恶心呕吐 防治并发症 张家口市第一医院 麻醉科 尹健 吸入麻醉的优点 与局部麻醉和阻滞麻醉相比,吸入麻醉具有病人舒适、能满足全身各部位手术需要等优点。 吸入麻醉的优点 吸入麻醉药在体内代谢、分解少,大部分以原形从肺排出体外,因此吸入麻醉容易控制,比较安全、有效,是现代麻醉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吸入麻醉方法的分类 开放法 半开放法 半紧闭法 紧闭法 按重复吸入程度及有无CO2吸收装置 开放法(无重复吸入系统) 方法:直接滴醚 进入呼吸回路的新鲜气流大于病人的每分通气量 优点:设备简单,操作简便 缺点:不易有效控制麻醉药量及麻醉深度,且造成环境的污染,目前已废弃不用。 半开放法 方法:在没有无重复吸入活瓣及CO2吸收装置的通气系统中,呼出气的大部分排除至大气中,一部分被重复吸入 进入回路的新鲜气流小于病人的每分通气量,但大于病人的总摄取量 半开放法 优点:此法优于开放式者是可进行辅助呼吸和控制通气。 缺点:高流量可造成浪费和手术室污染,长时间使用可引起气道干燥。 半密闭法 方法:循环式呼吸环路,呼出气体的一部分排入大气中,另一部分通过CO2吸收装置吸收CO2后,再重新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