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淋巴瘤的护理.ppt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淋巴瘤的护理 淋巴瘤(lymphoma)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其发生与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某种免疫细胞恶变有关,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淋巴瘤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通常以实体瘤形式生长于淋巴组织丰富的组织器官中,其中以淋巴结、扁桃体、脾、骨髓等部位最易受累。临床上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和局部肿块为特征,同时可有相应器官受压迫或浸润受损症状。组织病理学上将淋巴瘤分为霍奇金(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 病因与发病机制 淋巴瘤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病毒学说颇受重视 1.病毒感染 常见病毒:a,EB病毒 b,逆转录病毒 c,Kaposi肉瘤病毒也被认为是原发于体腔的淋巴瘤的病因 2.免疫缺陷 3.其他原因 幽门螺杆菌可能是胃黏膜淋巴瘤的原因。 病理和分型 淋巴瘤的典型淋巴结病理学特征有三:   ①正常滤泡性结构为大量异常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所破坏;   ②被膜周围组织同样有上述大量细胞侵浸润;   ③被膜及被膜下窦也被破坏。   一、 霍奇金病 目前认为是一种独立的类型,在多形性、炎症浸润性背景上找到里—斯细胞为特征,其他尚有毛细血管增生和不同程度前纤维化,国内以混合细胞型为最常见,结节硬化型次之,其他各型较为少见,各型并非固定不变,尤以淋巴细胞为主型,2/3可向其他各型转化,仅结节硬化较为固定,认为系独特类型。   二、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临床表现 HD多见于青年,儿童少见。NHL可见于个年龄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病增多。 1.淋巴结肿大 多以无痛性、进行性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其次是腋下、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肿大,以HD多见。 2.发热 热型多不规则,可呈持续高热,也可间歇低热,少数有周期热。退热时大汗淋漓可为本病的特征之一。 3.皮肤瘙痒 这是HD较特异的表现,可为HD的唯一全身症状 4.酒精疼痛 约17%~20%的HD病人在饮酒后20分病变局部(淋巴结)发生疼痛,称为“酒精疼痛”。 5.组织器官受累 NHL远处扩散及结外侵犯较HD常见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 1.外周血象 HD的血象变化较早,常有轻度或中度贫血,少数有白细胞计数轻度或明显增加,中性粒细胞增加,约20%病人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2.骨髓象 骨髓象多以非特异性,若能找到里—斯细胞则有助于诊断。 3.其他检查 淋巴结活检是淋巴瘤确诊和分型的主要依据;胸部X线、腹部超声或胸腹部CT等有助于确定病变的部位及其范围。 诊断:对慢性、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经淋巴结活检证实即可确诊。 治疗要点 以化疗为主、化疗与放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淋巴瘤治疗的基本策略。 1.化学治疗 多采用联合化疗。 2.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有扩大及全身淋巴结照射两种。 3.生物治疗 单克隆抗体、干扰素等。 4.造血干细胞移植 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 体温过高 与HD本身或感染有关 (1)休息:卧床休息,采取舒适的体位。维持室温在20~24°C、湿度55%~60%,并经常通风。病人宜穿透气、棉质衣服,若有寒颤给于保暖。 (2)补充营养及水分:鼓励病人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半流质或软食,以补充机体基本需要和因发热所造成的额外消耗。每天饮水量至少2000ml以上,必要时可遵医嘱静脉补液。 (3)降温 高热病人可给于物理降温,如冰敷前额及大血管经过的部位,必要时,遵医嘱给于物理降温。 (4)病情观察与诊治配合 定期监测体温并记录;同时还应注意观察其生命体征等;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并注意其疗效与不良反应的观察和预防。 有关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放疗引起局部皮肤烧伤 (1)病情观察:评估病人放疗后的局部皮肤反应,有无发红、瘙痒、烧灼感以及渗液、水疱形成等。 (2)局部皮肤护理 应避免局部皮肤受到强热或冷的刺激,尽量不用热水袋、冰袋,沐浴水温以37~40°C为宜。穿着宽大、质软的纯棉或丝绸内衣,沐浴毛巾要柔软,防止皮肤破损。 (3)放射损伤皮肤的护理:局部皮肤有发红、痒感时,应及时早涂油膏以保护皮肤。 潜在并发症: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1)静脉炎及组织坏死的预防与护理: 1)合理选用静脉:最好采用中心静脉或深静脉留置导管供注射用。 2)避免药物外渗 3)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输注时疑有或发生化疗药物外渗,立即停止注入,边回抽边退针,不宜立即拔针;局部应用生理盐水加地米作皮下注射,范围必须大于渗漏区域,或选用相应的拮抗剂。 4)静脉炎的处理 发生静脉炎的局部血管禁止静注,患处勿受压。使用喜疗妥等药物外敷,鼓励病人多做肢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2)骨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