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辩证论述色斑成因及治疗
分型认症治养
(汤彩霞)
医学认为,面部内应脏肺,为经络所会,有堵内,必有堵外。内在的疾病,可以反映到如一面镜子的颜面上。中医认为色斑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肝、脾、肾三脏失调,大致分为五种类型:肝郁血淤型;肾阴不足型;痰湿内阻型;脾虚血亏型;肾阳虚型。治疗色斑除外用安全的祛斑产品外,同时应根据病因进行身体内部的调整,内外兼顾才会取得满意而持久的效果,不易反弹复发。
黄褐班发病机理
内分泌因素:内分泌紊乱,可激发色素形成功能紊乱,使肤色过深,妊娠纹更年期时,雌激素及黄体酮分泌的变化,可引起该病。
物理因素:紫外线能使酪氨酸活性加强,可诱发或加重黑斑。
化学因素:一些药物或化学物可引起色素沉着,如光敏性药物,避孕药,雌激素,类固醇,外用的银(汞)制剂。
炎病性因素:皮炎后常发生色素沉着,如红斑狼疮,神经性皮炎,湿疹等。
营养性因素: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或维生素缺乏,使体内甲硫氨酸,半胱氨酸含量减少,也可生斑,维他命A,维他命B12,烟酸缺乏等,均易致斑。
其他因素:长期精神紧张,慢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等,可诱发黑斑。
中医认为,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气血不畅,或饮食不节,劳累过度,脾胃失养,气血不足,或更年期,肾精方虚,或风吹日晒过度,气血失和,均可导致黑斑。
典型症状:褐色或棕黑色片状斑块,或深或浅,大小不定,多对称分布于颊、颧骨、额、鼻、眼眶周围,按之不退色,表面光滑,无痒痛,病程久,发展慢,日晒后加剧。
肝郁血淤型
病机:情志伤感,肝失条达,肝郁血滞,气机逆乱发为色斑。
主要症状:颜面色斑伴有胁作痛,胸脘痞闷,烦躁易怒,纳谷不香,善太息月经失调,或经前乳房胀痛,或行经腹痛。脉管弦滑,,舌苔薄白。
调治方法:滋阴益肾,活血化淤。中成药可服“六味地黄丸”。
中药处方:A、醋柴胡12g 白芍10g 白术10g
当归 10g 丹参15g 青橘叶6g
薄荷 3g(后下) 茯苓12g 制香附10g
B、菟丝子15g 生熟地各15g 白芍10g 女贞子15g 阿胶9g(先煎化) 枸杞子9g 何首乌12g 旱莲草10g 当归10g (15日见效)
香薰排毒取穴:颊车、地仓、迎香、颧 、太阳、肝俞、血海、太冲
经络:肝经
耳穴:肝、神门、面颊区、内分泌、耳尖放血、祛斑穴。
精油面部配方:玫瑰、佛手柑、天竺葵。
身体配方:马郁兰、佛手柑、迷迭香。
用法:
面部配方:玫瑰1d、佛手柑2d、天竺葵2d
加入10ml杏仁油或荷荷芭油中,在斑区按摩。
身体配方:马郁兰7d、柠檬(佛手柑)7d、迷迭香7d
加入30ml植物油中,在身体经络穴位按摩或用3—4ml泡澡用。
操作:(1)基本手法:
用二、三、四指的指腹沿颊车→地仓→迎香→双眼眶→太阳穴→耳前→再回到颊车,作轻快的边按揉边移动,来回往返10遍,重点在斑区周围。
(2)沿肝经,由下向上用手掌柔和的按摩5次以上,以下肢为主,点按血海(脾经)太冲穴。
(3)横擦背部,肝俞穴周围,以透热为度
各类色斑复合精油配方:
玫瑰1d、橙花2d、天竺葵2d、依兰2d
加入15ml底油,不可加蒸汽按摩,注意防晒。
肝肾阴虚型→(肾阴不足)(肾虚蕴热型)
病 机:房事不节,失天不足,久病及肾,肾阴不足、木火偏亢,煎熬阴血导致色斑。
主要症状:面部色斑而伴有头晕耳鸣,少睡健忘。面色潮红或暗黄。五心烦热,急噪易怒,伴有腰膝酸软,形体虚弱,月经不调或不育。与内分泌紊乱有关,舌红苔少脉细。
调治方法:滋阴益肾,活血化淤,中成药选用:六味地黄丸。
中药处方:生熟地黄各15g 茯苓12g 黄柏10g 丹皮10g 玄参10g
柴胡10g 灸龟板10g 天花粉10g 知母10g 山栀10g
香薰取穴:肾俞、脾俞、三阴穴、太冲、命门
经络:肝、脾、肾经。
耳穴:肝、脾、肾、内分泌、子宫面颊区、皮质下。
精油面部配方:同前
身体配方:鼠尾草、杜松子、玫瑰、迷迭香。
用法:鼠尾草7d、杜松子5d、玫瑰2d、迷迭香8d
加入30ml植物油中,在身体经络穴位按摩或用3—4d泡澡
操作:(1)、基本手法同前。
(2)、以督脉为中线由上而下推擦5遍,再以脊柱为中线,用手掌分别向左右两旁横擦,由上而下5—10遍,并在大椎、命门穴按揉,再点按肝俞、脾俞、肾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职烹饪专业教学中对课程思政融入的探索——以专业课程《中式烹调基本.pdf VIP
- 党委宣传部2006-2007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doc VIP
- 医学教程 《诊断学》生殖器、肛门、直肠检查课件.ppt VIP
- 2025年中国全氟聚醚润滑脂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军事理论-中国武装 力量.ppt VIP
- IPM生产一体化技术.ppt VIP
- 2022年新高考天津数学高考真题(原卷版).pdf VIP
- 电力智慧后勤建设方案.docx VIP
- 马工程《社会学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课后习题+章节题库】.pdf VIP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9月联合考试“对雷军三句话的思考:追赶者、同行者、识风者 风起时,走在路上”审题立意及范文-2026年高考语文各地名校模考卷作文导写.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