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典中点】(2016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梦溪笔谈》二则教案 苏教版
24 《梦溪笔谈二则》 教案
教学目标:
《以虫治虫》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沈括在我国科学史上所取得的显著成就。
2.掌握课文中的常见文言文实词词义,如:“岁”、 “穰”等。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简单用法,如:“之”、“其”、“以”等。
3.发挥想象,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简短的文言故事。
4.品味欣赏课文简洁生动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沈括丰硕科学成就,激励他们获取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
过程与方法: 朗读 引导、点拨、质疑 合作、激趣 、想象 、品味 赏析、 拓展。
教学重点:充分发挥想象,将简短的文言科技小品文改编成情节生动的小故事。
教学难点:品味欣赏课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屏幕展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当我们翻开中国的科学史犹如打开了巨大的 百宝箱,里面装满了世上的珍奇异宝,光辉夺目,粲然辉煌,而其中有一部书却像一颗无比美丽的珍珠藏于其中,这部书的作者及其作品和内容,就隐含在下面这幅对联中,让我们一起走进《子午书简》了解一下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考一考 指名读屏幕上对联并明确其中所隐含的科学家的名字及其科学著作。
沈酣于 东海西湖 南州北国 之游 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 天象地质 人文物理 之学 笔端谈论自纵横。
看一看 (屏幕上展示出沈括的简单介绍)
提问:你了解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吗?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下了解。
对于一个人在某个领域足够优秀,我们往往会给他戴上一个某某家的帽子,比如欧阳修是文学家,祖冲之是数学家,赵普是政治家 ,张衡是物理学家,徐霞客是地理学家,华佗是医学家,张骞是外交家,如果我们把这些帽子戴到一个人的头上,你会不会觉得此人足够的神奇 和伟大呢?
更为神奇的是除了这些帽子,他的头上还有工程师,农业专家 生物学博士 水利专家,兵器专家等几顶光彩的帽子。他就是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沈括 ,他的科学著作《梦溪笔谈》被称为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天文 历法 地理 地质等。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一篇科学小品文《以虫治虫》。
读一读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并注意屏幕上的朗读提示。
指名读屏幕展示的字音:狗蝎 大穰 喙 旬日 傍不肯
记一记 在桌子上画一画 写一写容易犯错的字。
指名读课文——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读顺句子,其他同学点评。
全班男女生比读 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读出停顿 ,并且相互做出评价。
二 含英咀华
译一译:
1 对照课下注释独自翻译全文,遇有疑难的 地方做记号关键字词做评注。(边读边圈点勾画做评注)
2 与小组成员或同桌共同讨论,互相解决疑难的字句。
3小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提出之后全班同学帮助解决,如:“界” “皆 ” “悉” “以” “穰”等。
齐读课文——读懂句意
简短的文字却呈现出生动的故事,故事的情节如此生动有趣可谓妙趣横生。
找一找 课文中哪些内容都激起了你的浓厚兴趣?
趣容:
题目: 以什么虫治什么虫?虫竟然也能治虫闻所未闻
情节:一波三折 起伏跌宕 我们为农人担忧也为他们欢喜喝彩
效果: 神乎其神 出手不凡 立竿见影 佩服佩服
灭虫的方式 :究竟以怎样的方式灭的 效果如此神奇
形状 :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虫子 嘴上长有钳 样子如狗蝎子,激发我们的想象。
名字: 耐人寻味 思索再三 爱憎分明 果断做事 原则性强。
齐读课文——读出故事之趣味
品一品 这篇文章内容的生动有趣,源于它的巧妙用字 文意简短之中 却体现丰富的含义 ,那就不妨让我们找出一些巧妙用词来。
妙词: 方 虫灾形势严峻 忽 子方虫来得突然 让农人措手不及
悉 傍不肯功夫厉害 皆 傍不肯灭虫速度快
蔽 子方虫数量多 以 功劳大
温馨提示: 原来 写文章用字关键在于巧, 在于妙, 而不一定在于多 那我们大家在平时的 写作中,可要注意推敲一下用词, 相信你文章的 魅力会倍增。
品读课文 读出妙词之韵味。
三 故事时间
讲一讲 :《以虫治虫》为我们记录了一个生动的故事,但这个故事究竟是怎样开始的?又是经历了怎样一个曲折的过程而结束的呢 让我们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把简洁的文字改编成一篇生动形象的故事。
讲述时的要求:声音响亮,表述流畅。
故事情节完整,生动。
展开合理的想象,声情并茂,辅之以动作及丰富的神情动态。
评一评 :评价的要点:
情节的讲述是否清晰准确?
文言词语的意义理解是否恰当?
哪些情节是课文中提到的?
哪些情节是通过想象加上去的?
小插曲: 说到它的样子和名字我们不妨一睹其 虫中豪杰的飒爽英姿, 千呼万唤始出来呀!
先展示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所绘画出的傍不肯的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典中点】(2016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案 苏教版.doc
- 【典中点】(2016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5课《天上的街市》学案 苏教版.doc
- 【典中点】(2016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5课《天上的街市》教案 苏教版.doc
- 【典中点】(2016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6课《七颗钻石》学案 苏教版.doc
- 【典中点】(2016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7课《蔚蓝的王国》学案 苏教版.doc
- 【典中点】(2016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济南的冬天》教案 苏教版.doc
- 【典中点】(2016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3课《三个太阳》学案 苏教版.doc
- 【典中点】(2016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夏》教案 苏教版.doc
- 【典中点】(2016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6课《七颗钻石》说课稿 苏教版.doc
- 【典中点】(2016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8课《皇帝的新装》学案 苏教版.doc
- 【典中点】(2016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三峡》学案 苏教版.doc
- 【典中点】(2016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9课《论语》十二章说课稿 苏教版.doc
- 【典中点】(2016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卷 苏教版.doc
- 北京市101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全国卷)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摸底联考试题.doc
- 甘肃省庄浪县第四中学2017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试题 理.doc
- 【名师课堂】2016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运动的快慢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名师课堂】2016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全国卷)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摸底联考试题.doc
- 【典中点】(2016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5课《春》说课稿 苏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