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郭沫若的文学创作.ppt
第七章 郭沫若的文学创作 一、郭沫若的生平思想及文学活动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鼎堂、郭开贞 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沙湾镇一个地主家庭 1914年6月,郭沫若赴日本留学 1921年至1922年间,郭沫若与成仿吾、郁达夫、田汉等人在东京组织了“五四”时期重要文学团体“创造社”。 1923年,他在九洲帝国大学毕业后回国 1924年郭沫若重回日本 1926年,他发表了《文艺家的觉悟》、《革命文学》等文章 1926年3月,他赴广州参加国共两党领导的北伐革命 1927年,采取了反蒋的立场,写下了《试看今日之蒋介石》等文章 1928年,他为躲避国民党当局的迫害,流亡日本 1948年,受中国共产党邀请,郭沫若离开国统区前往解放区。 1949年在全国第一次文艺界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全国文艺界联合会主席。 郭沫若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 二、《女神》和郭沫若的诗歌创作 《女神》中收入的诗主要写于1919至1920年间,共分为三辑:第一辑是3部诗剧,第二辑是受惠特曼影响的“雄浑豪放”的诗,第三辑是受泰戈尔影响的“冲淡清新”的诗。 一、《女神》的精神内涵与艺术成就: 《女神》的精神内涵主要体现为它对个性解放时代精神的异常强烈的表现。 《天狗》 《晨安》 《梅花树下的醉歌》 个性解放精神与诗人浪漫主义气质的结合,赋予了《女神》特有的思想与感情的魅力。 《凤凰涅槃》 《太阳礼赞》 但他始终关注着祖国的命运。 《炉中煤》 《女神之再生》 《湘累》 从泛神论思想和浪漫主义气质出发,郭沫若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特别的爱尚与崇敬 《光海》 《夜步十里松原》 《晨兴》 《春之胎动》 《女神》的艺术特色 其一,《女神》是一部有着浓厚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这种风格赋予它以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 其二,《女神》中的诗很注意对形象和色彩的描绘,具有异常强烈的形象感和色彩感,表现出郭沫若非常敏感的形象思维。 其三,《女神》在形式上具有出色的创造性,它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和表现手段为新诗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本。 一是绝对自由 二是有大体整齐的格式和韵律 三是具有严整的格律和押韵 其四,《女神》在当时的新诗创作中有非常突出的语言成就 二、《星空》与《瓶》 星空》出版于1923年,收入诗作34首,是郭沫若的第二本新诗集。这本诗集中的作品大多写于1922年,它们记录了诗人对“五四”新文化运动退潮的特殊感受,体现了诗人在探求人生道路时的思想矛盾与精神苦闷。 《瓶》写于1925年,收入诗作43首,是一部爱情诗集。这部诗集中的作品,用对爱情的大胆的歌吟诠释了“五四”个性解放和追求感情自由的时代精神。 三、《前茅》、《恢复》 《前茅》出版于1928年,其中大部分作品写于1923年,是郭沫若的第一部革命诗集。它表现了诗人在走向新的人生道路后思想感情的变化。 《恢复》出版于1928年,其中作品主要写于1928年初。这是郭沫若在经历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等实际革命斗争生活之后写下的第一部诗集。诗集中收入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大革命的独特感受,既包含了诗人对革命背叛者的愤怒,对革命失败的伤感,也包含了对革命不会为鲜血湮没的信念,以及渴望继续战斗的决心。 三、郭沫若的小说、散文 他的小说的数量并不多,主要收入在《塔》、《橄榄》、《落叶》等集子中,另外还有收在初版《星空》中的几篇。 《落叶》是一部中篇书信体小说,写于1924年。其内容是一个作者托名“菊子”的日本女郎,写给她的恋人的四十二封痴情的信。 《塔》收入作者自1923年至1924年间创作的7篇短篇小说。这些小说是作者早期思想、感情和生活的真切反映,有的带有一定的自传色彩。 橄榄》是一部小说和散文的合集,大部分篇目写于1924年。其中收入的小说《漂流三部曲》(《歧路》、《炼狱》、《十字架》)和《行路难》,带有明显的自传性质。 记叙和抒情散文集《橄榄》、《水平线下》、《盲肠炎》等,杂文集《羽书集》、《蒲剑集》、《今昔集》、《沸羹集》、《天地玄黄》等,自传体散文集《少年时代》、《学生时代》、《革命春秋》、《洪波曲》等。 《橄榄》收入的主要是一些抒情和写景小品,分成《山中杂记》和《路畔的蔷薇》两部分。 《羽书集》写于战火纷飞、羽书频传的抗日战争初期。《蒲剑集》写于1929至1941年间,内容主要围绕纪念屈原 《今昔集》写于1942年。这些杂文针对“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当局发动的反共高潮。 《沸羹集》写于抗日战争后期。 《天地玄黄》写于1945至1947年间。 “自传四部曲”即《少年时代》、《学生时代》、《革命春秋》、《洪波曲》,是郭沫若重要的散文作品。它们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曲折而进取的一生,也真实地记录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