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0年代女孩的童年经典游戏
70年代女孩的童年经典游戏[图]
张爱玲曾说过:“像我们这样生长在都市文化中的人,总是先看到海的画面,后看见海;先读到爱情小说,后知道爱。
70年代女孩的童年经典游戏 而70年代的小女孩们,也是从小生养在闺阁里,她们通达外界的机会少之又少,大多时候是靠着臆想在心里描摹。她们畏惧交往却又不堪寂寞,于是小心翼翼地向那片游戏天地探出了触角。而当年那些酣畅淋漓的小玩乐要是流传下来,便成了今日的传奇。
一、跳房子
那会儿小女生们爱玩“跳房子”,它在有些地方也叫做“踢田”。那算是最廉价的游戏,只要一支粉笔、一块石子儿就可以搞定。小孩儿家在地上画出一个长方形,里面再分成8 10个小方格,就成了“房”或者“田”。每人手捏一块小石板儿,俗称瓦块,往小方格“房内”扔瓦片时,必须站到线外,如果扔的瓦片压住房内的线,就算瞎了。二号再扔,扔准了,可用一只腿跳,另一只腿屈起来。一个房一个房地转一圈,然后,再继续扔,再跳……
70年代女孩的童年经典游戏 在农村里往往不用瓦块,而是用田螺壳,把壳尖用尖刀刺个孔,然后用绳子串成一串。讲究些的城里女孩,以用完了的百雀羚搽脸膏的圆形铁盒代替瓦块。跳房子运动量虽不算大,却锻炼平衡技巧。跳房子算得上女孩的强项,她们天生一副好身材,跳起来轻盈如燕。 记得“房子”最高处是个半圆,里面画上湛蓝的天空。扎小辫的女孩,颠着脚尖一蹦一蹦,小辫子在肩头做着甜蜜的拍打,可爱交织着天真,那模样真是惹人疼。没想到世事难料,后来竟出了个叫“跳房子”的乐队,有人这样感慨道:“我们感到困惑,不满,伤怀,我们怀念儿时的单纯,那童年模糊而天真的记忆让我们淡淡的愁绪随着日历纸一页页被撕去,随着跳房子我们回到那个与世无争的时代……”
二、踢毽子 几个游戏总得交叉着进行,要不然再爽也嫌腻歪,所以女孩们玩腻了“跳房子”,就改踢毽子去了。这玩意儿在南方某些地区被称为“踢毽”或“打毽儿”,它可是女孩子们的绝活,男生只能望而却步。
70年代女孩的童年经典游戏 毽有几种做法,有的是用一块棉布、一枚乾隆或是康熙年间的方孔铜钱、几根花公鸡的羽毛做成的毽子,如今已极难见到了。女孩们可以踢半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不让毽子掉地,且能踢出许多纷繁古怪的花样来。这种玩法总让人联想到足球场上的“颠球”技巧,看来中国女子足球独领风骚,也是有根可循的。 毽子还有一种做法,那就是用一大团白纸,剪成5毫米宽、每根约20厘米长,中间用线捆扎而成的一个蓬松的纸花球,然后反复踢打。由于纸球下降速度比较慢,一般女孩都能够随心所欲地玩,但就没有踢鸡毛毽子那样好看了。她们喜欢寻刺激,不停地变着花样玩。比如,画一个小圈,只有20厘米的直径,要在3米开外把毽子准确踢进小圈,这得算高难度,但她们大都能准确地命中目标,让我们觉得女孩的心思真是难以揣测。
三、跳皮筋 而70年代的女孩童年最热衷的游戏莫过于跳橡皮筋了,她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跳一级升一级,跳“死”了就换人。一般五六个女孩们跳前用“乒呤乓啷”分出两组,一组绑皮筋一组跳。也有一种情况,跳得最拿手的两人通过猜拳,逐一选择自己的队友,协调性差的就被落到了最后。
70年代女孩的童年经典游戏 两人做桩牵着橡皮筋,先从脚踝位置跳起,再升至膝盖处,腰部,胸部,脖子,最后两手高高举起。在中间跳的女孩跳的难度越来越大,而且并不像跳高那么简单,跳过了事,还必须在同一高度跳出几种花样,才取得“升级”的资格,否则就算输,只得去做桩。通常分一关二关直至天关,边跳边唱歌谣,动作优美,婀娜多姿。 十余年后小女孩们一个个都出落得苗条匀称,多半跟当年跳皮筋有很大的关系。记得那时最好的橡皮筋是圆皮筋,外面还有一层彩色布,但比较贵,绝大多数女孩的橡皮筋还是用废旧的汽车内胎剪出来的,不花钱嘛。女孩一边跳还一边唱着自己也摸不着头脑的歌谣:“青山青水青少年,分别不知八三年”,“小皮球架脚踢,马莲开花二十一”,“大白鸡上草垛,没有妈妈真难过”…… 女孩子们终究要长大的,她们开始在脸上涂上厚重的妆,开始对着眼角的鱼尾纹愁苦经年……那些童年的游戏就在这样的仓促中挥别,没有怀想,默默遗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