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汇编
课时作业23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用铜片做阳极,铁片做阴极,电解氯化铜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铜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放出气泡速率加快
[解析]A:形成Cu—Zn原电池,Cu为正极,H+在Cu片上得电子生成H2,A正确。B:为电镀,正确。C:Cu+2Fe3+=Cu2++2Fe2+,错误。D:Zn置换出铜附在Zn粒上,形成原电池加快了反应,正确。
[答案]C
2.(2009·福建,11)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解析]本题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考查电池工作时两极发生的变化,A、B均正确,C项由于Fe3+和I-反应是可逆反应,当电流为0时,说明处于平衡状态,故C正确,D项中加入FeCl2,增大了Fe2+的浓度、平衡左移,故乙中石墨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D错。
[答案]D
3.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化学腐蚀渐渐变暗
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解析]本题考查了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易形成氧化银而使银器表面变黑,所以是化学腐蚀,A正确;铁与锡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加快了铁的腐蚀,B错;海轮外壳中的金属与连接的锌块构成原电池,锌作负极,可以保护海轮,C正确;外加直流电源保护器件时,必须连接电源负极,D错。
[答案]AC
4.电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能量来源,各式各样电池的发明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碳棒变细
B.氢氧燃料电池可将热能直接转变为电能
C.氢气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被氧化
D.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
[解析]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硅及其化合物知识。A项中原电池中碳棒作为惰性电极,不参与反应,故A错误;B项中氢氧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D项中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晶体硅而不是二氧化硅,故D错误;即选C。
[答案]C
5.(2010·福建,11)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研读下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K闭合时,d电极反应式:
PbSO4+2H2O-2e-PbO2+4H++SO42-
B.当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I中消耗的H2SO4为0.2 mol
C.K闭合时,Ⅱ中SO42-向c电极迁移
D.K闭合一段时间后,Ⅱ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电极为正极
[解析]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离子移动方向等电化学知识。闭合K构成电解装置,Ⅰ为原电池,Ⅱ为电解池。铅为负极,氧化铅为正极,d为电解池阳极,c为阴极。则阳极上硫酸铅失电子生成氧化铅附着在d电极上,A选项正确;根据电池总反应式可知,每有2 mol硫酸参与反应则转移电子2 mol,B选项正确;闭合K时,Ⅱ中硫酸根向阳极移动,即向d电极移动,C选项错误;电解时在阴极生成铅,阳极生成氧化铅,故电解一段时间后,Ⅱ也可作原电池,D选项正确。
[答案]C
6.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乙烷和氧气。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 )
A.负极反应为14H2O+7O2+28e-28OH-
B.放电一段时间后,负极周围的pH升高
C.每消耗1 mol C2H6,则电路上转移的电子为14 mol
D.放电过程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解析]在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所以负极的电极反应式:C2H6-14e-+18OH-2CO32-+12H2O,在放电过程中负极区消耗OH-,所以pH减小,故A、B项叙述错误;根据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每消耗1 mol C2H6,则电路中转移14 mol e-,所以C项正确;放电过程中消耗KOH,所以KOH溶液的浓度减小,故D项错误。
[答案]C
7.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DEFC)是用磺酸类质子溶剂作电解质,在200℃左右时供电(如图所示),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优化探究》2016届高考化学总复习课时作业:7-2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汇编.doc
- 《从3件到12件的成长奇迹》汇编.ppt
- 《优化探究》2016届高考化学总复习课时作业:7-3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汇编.doc
- 《从不同角度画物体》ppt汇编.ppt
- 《优化重组卷》2016高考生物复习系列(真题+模拟)专题重组:课时考点20汇编.doc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胡向东ch03-2汇编.ppt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胡向东ch02-3汇编.ppt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胡向东第四章:温度检测技术汇编.ppt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胡向东第4章热电式传感器汇编.ppt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胡向东ch07-1汇编.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