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某某,女,42岁.牙齿出血已经2月余,时有鼻血溢出,颜色淡红,其势延缓,如泉不竭.近症加剧,伴口咽干燥,心烦不寐,腰膝酸软,齿龈肿痛. 肾水不足,虚火上越,火不归宅 滋水养阴,引火归原 八味地黄丸加牛膝、麦冬 朱丹溪治疗超越陈氏二十余岁,因饱后奔走数里,遂患哕病,但食物连哕百余声,半日不止,至晚发热,如此者三月,脉涩数。 三、主治—血热妄行的上部出血 2、主症:咳、咯、呕、衄血、色鲜红、脉数。 3、现代: ①支扩咯血—白及、三七。 ②肺TB咳血—白及、百部、旱莲草。 ③消化道呕血—配合大黄粉。 撒末止刀伤出血 ④外伤出血 吹鼻止血 1、病机:火气上冲,迫血妄行。 四、方名—掌握用法 十药烧灰存性,研细末,每用15克,以藕汁或萝卜汁磨京墨调服。 为何烧灰 便于急用—出血要急速治标 收涩性强—利于止血治标 五、剂型: 汤剂 散剂 凉止、收涩 重凉止—血热甚者 重收涩—应急治标 小蓟饮子《济生方》 一、组成: 1、君药为小蓟—故名 2、导赤散的加味方。 3、炒蒲黄。 二、主治—血淋 1、含义 2、证型 3、病机 4、主症 三、方解 1、治法—凉血止血、利尿通淋。 2、配伍。 3、说明—为何佐以化瘀? 小蓟:凉血止血,且利尿通淋————君 藕节、蒲黄、生地:凉止兼散瘀———臣 当归:养血和血、引血归经 炙草:调和药性——————————使 栀子、木通、滑石、竹叶:利尿通淋 佐 四、临床应用: 1、原则:阳证、实证 2、现代:急性泌尿系结石和感染。 3、加减: ①淋重-----加萹蓄、瞿麦。 ②血多-----加大蓟、白茅根。 ③瘀痛-----加琥珀1.5克、牛膝3克。 ④结石-----加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 黄土汤《金匮》 一、组成:关于灶心土:1、药量 2、代用品 二、用法: 1、阿胶烊服 2、灶心土先煎取汁煎余药。 三、主治—脾阳亏虚,脾不统血证。 1、病机:阳虚失统,阴血耗损。 2、主症:便血清稀暗淡,肢冷,乏力, 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 无力。 四、方解: 1、治法—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2、配伍: 灶心土:辛温,温中收涩止血,标本兼顾—君 附子 白术 性温,温阳健脾,复统血之功———臣 阿胶 生地 甘寒,养阴血,制术附温燥伤血 黄芩:苦寒①止血②制术附温燥动血 佐 甘草:甘温,调和药性并助补中——— ——使 3、配伍特点。 寒热并用; 标本兼顾; 刚柔相济。 五、临床应用: 1、范围:便血要方,然吐衄便崩均可, 属中焦虚寒或中焦寒热虚实挟杂者。 2、原则:重在虚寒。 3、加减: ①气虚重 ②血多 ③便溏 4、使用注意:实热阳证,出血鲜红,脉数不宜。 六:方剂比较: 槐花散 黄土汤 便血 阳热实证—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便血鲜红或污浊—清肠止血 阴寒虚证—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便血暗淡清稀—温中健脾,收涩止血。 黄土汤 理中丸 温中健脾统血 阳虚失血证 重收涩治标养血:本虚标急证 专于温阳健脾治本:本虚标缓证 复习思考题: 分析补阳还五汤方解,为何重用黄芪? * * 理 血 剂 一一、定义:(理血药、调血、血分病证) 二二、立法:《内经》:“血实者宜决之”; “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三三、作用—调血 1、活血祛瘀: ①加速血行 ②消散瘀血 2、止血,制止出血,使血归经。 四、主治—血分病(明确范围) 血热证: 血寒证: 血虚证: 血溢证: 血瘀证: 五、分类: 1、活血祛瘀—瘀血证 特点:A、疼痛 B、包块 C、瘀斑 D、舌脉 代表方: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 温经汤、生化汤—复元活血汤、桂枝茯苓丸—失笑散、鳖甲煎丸 2、止血—全身各部位的出血证—咳、咯、吐 衄、便尿、崩漏、外伤。 代表方:十灰散、小蓟饮子、黄土汤—槐花散、咳血方 六、使用注意: 1、辨证求因,准确选用理血方。 2、剂型:新瘀证急,多用汤剂,取力大效速。 久瘀证缓,外伤出血,多用丸散。 A、性缓力小 B、急速止血。 3、上部出血忌升提,下部出血忌沉降。 4、大出血有虚脱先兆者,当补气固脱。 5、孕妇、月经量多,慎用活血祛瘀方。 桃核承气汤 一、组方: 1、主要配伍:桃仁配大黄,量偏重 2、调胃承气汤加桃仁、桂枝。 二、主治—下焦蓄血证 1、含义 2、病机:瘀热相结,上扰心神。 3、主症:少腹急结,其人如狂,小便 自利,舌紫暗,脉沉实(夜 热,闭经,痛经)。 4、症状说明 三、方解 1、治法—破血祛瘀(逐瘀泄热) 2、配伍 桃仁:破血祛瘀 大黄:攻下瘀热 破泄同用 — 君 桂枝:辛散行血,助桃仁祛瘀 芒硝:泄热通便,助大黄攻下 臣 甘草:调和护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