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啤酒包围中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资啤酒包围中国.doc

外资啤酒包围中国 中国啤酒全年产量占世界第一,已届七连冠。但展眼望去,2010年,中国东南、东北、西部和中原地区这四个角落的啤酒业,已为外资所掌控。被压缩在低端市场靠价格战过日子的中国啤酒企业,只有在中高端市场上正面迎战,才有可能保存自身。 很多人还没有忘记,央视转播去年世界杯时反复播出一则广告:在被冰天雪地覆盖的世界杯球场,手持彩旗和喇叭的球迷欢快地涌入,球员大脚射门,画外音响起:“来自中国的冰爽,今夏席卷世界杯。哈尔滨啤酒,南非世界杯官方合作伙伴!” 这是中国啤酒第一次现身世界杯,但对于中国啤酒行业来说,却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哈尔滨啤酒早在2004年就被百威英博集团全资收购。拥有110年历史的哈啤,是中国第一家啤酒企业,当时曾占到整个东北市场份额的65%。如今,哈啤已经是百威英博集团的核心品牌之一。这种级别的品牌在该集团全球近300个品牌中仅占10%。 目前在国内币场,产能超过30万吨而且未被巨头收购的啤酒企业已经寥寥无几。 一直以来,中国啤酒市场都是外资巨头们并购的主战场。“通过合资、控股及并购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外资已全面参与到了中国啤酒行业中。”中投顾问一位食品行业分析师指出。 中原样本 作为中国啤酒市场的最后一块处女地,河南拥有庞大的消费人群和巨大的市场潜力。统计数据显示,河南啤酒消费市场规模将近20亿元,产销量已连续四年位居国内市场第二。过去,以金星为代表的本地啤酒在相对平静的气氛中悠然度日,虽有竞争却也相安无事。但在2010年,随着啤酒巨头的大举进入,局面为之大变。 去年11月初,全球最大的啤酒巨头百威英博对外宣布,占地500亩、总投资达27亿元的啤酒项目落户河南新乡。被称为是河南啤酒市场有史以来的最大手笔投资,也是迄今为止国外资本首次在河南独立建啤酒厂。 此时,一度传言的“青岛啤酒收购河南第二大啤酒品牌维雪啤酒”一事,发生了新的变化。知情人士透露,青岛确实想收购维雪啤酒,从而在河南建立啤酒生产基地,但双方却因为价格问题始终谈不拢。就在本土之间没能谈拢之际,百威英博已经插足到对维雪的收购中,计划以5亿元左右收购后者的信阳、巩义两个生产基地,同时买断维雪和鸡公山两个品牌,目前已经签署了初始框架协议。 维雪啤酒一位高层称:“选择被收购也是迫不得已毕竟能生存下去是第一位的。刚好百威英博也有强烈的合作意向,我们就转而与它谈了,主要是看中它雄厚的资本实力,以及丰富的啤酒行业运营管理经验。”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百威英博成功并购维雪,有利于将其湖北、河南的市场布局连成一片。 在维雪与百威英博密谋合作的同时,同属河南省内第二梯队的奥克与雪花也开始了商谈。“从现在谈的情况看,合作成功的可能性有90%。”奥克啤酒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双方的谈判已进入“最关键的时期”。在此之前,河南本土的悦泉啤酒、月山啤酒等品牌已相继沦陷。 随着外资品牌的步步进入,河南啤酒行业的重新洗牌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有业界专家预测:处于二三线的河南啤酒企业,摆在它们面前的只有三条路――将企业卖掉,转战其他行业,或者等待消亡。河南啤酒市场蛋糕最终将由几个啤酒巨头共同瓜分。 东南、西部“沦陷” 中国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啤酒市场。2010年,全国共有规模以上啤酒生产企业586户,从业人员24.21万人。啤酒全年产量达到4200-4300万千升,蝉联世界第一。而中国啤酒类行业刚步入市场成熟期,发展空间巨大。“因此外资大力进入,显然是看好这个行业的发展空间。”酒业分析师周定说。 早期,外资曾希望在中国内地直接设厂独资卖酒,但由于不熟悉本土情况纷纷惨败,最终英博、AB公司和SABMiller等纷纷以参股、合资国内啤酒企业等办法“曲线”进中国。目前,外资的进攻态势不再收敛,开始通过国内啤酒行业兼并收购来完成其在中国的产业布局。 业内人士称,这些啤酒业巨头在盯准一个区域市场后,一般会采取强势介入的方式,用高成本的营销和大投入的渠道来占据终端市场,全面挤压本土品牌的生存空间。而本土啤酒企业往往资金实力有限,在长时间的恶性竞争环境中,只能败下阵来,市场份额不断缩减,企业出现利润下滑甚至亏损。 纵观八年风云,外资动作惊心动魄。2002年10月,青啤和AB签署战略联盟协议。美国AB公司在青啤的股权比例上升到28%,成为第二大股东;2003年1月,嘉士伯以8500万元收购华狮啤酒;2003年4月,英特布鲁以3500万美元收购浙江开开集团啤酒业务70%的股权;2003年6月,嘉士伯以2.2亿元的价格收购大理啤酒,2004年2月又与黄河签订合作意向书;哈尔滨啤酒在2004年便被AB收购,2008年,AB又被英博集团全资收购,改名百威英博,如今,哈尔滨啤酒是百威英博旗下的全资子公司;2007年,华润创业宣布25亿元全资收购四川蓝剑啤酒;2009年,北京朝日啤酒有限公司的中方股东撤资,日本朝日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