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渗透让语文课堂奏响爱国主义的旋律.docVIP

多元渗透让语文课堂奏响爱国主义的旋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元渗透让语文课堂奏响爱国主义的旋律.doc

多元渗透让语文课堂奏响爱国主义的旋律   摘要:党的十八大指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改革开放带来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中国传统的文化带来了冲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正受到挑战。教学过程中,笔者立足课堂点滴,在识字、朗读、写作、口语交际教学实践中多元渗透,让语文课堂奏响了爱国主义的旋律。   关键词:爱国主义;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新课标总体目标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使其形成积极的价值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爱国主义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中,使学生耳濡目染爱国主义,使语文课堂绽放更理性的光芒。笔者总结多年教学实践与经验,结合“爱国主义基本要求”与语文教学内容,从以下四个方面浅谈爱国主义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 识字,爱国主义教育的一方沃土   汉字种类繁多,按造字方法分类,可分为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对不同的汉字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我们须用不同方法教学。例如,低年级学生识字初始,他们先接受的是象形字,在象形文字的教学中,适时渗透象形文字的历史,使学生在识字同时,了解祖国文化。在组织学习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识字部分《口耳木》时,笔者将第一课时具体课程安排如下:   1.多媒体播放课文中的12个字所对应图片,让学生们说说图片上画的都是什么。   2.分发课前准备的图片,让学生大胆想象图片中隐藏的汉字。   3.带领学生读,识汉字。引导学生发现汉字与图画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象形字的讲解,学生在对汉字文化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激发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明白汉字代表着一种文化,是祖国的一部分,爱国,也要爱汉字,爱祖国的文化。   二、朗读,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亩良田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在祖国的大家庭里,爱骨肉同胞就是爱人民群众,就是爱国。人教版教材为落实2011版新课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总目标,选择了多篇歌颂革命先辈爱国卫国的文章,如《狼牙山五壮士》《七律?长征》等,在此类文章阅读教学中,将朗读作为重点,熏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阅读教学为例,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第二课时教学安排如下:   1.老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标记出文章中触动自己心弦,或感动,或气愤的词语、句子。   3.点名学生和老师配合朗读。在朗读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总体来说,文章感情基调以颂扬为主。具体而言,第一部分交代故事背景,以叙述性语气为主,由老师朗读。第二部分五班战士诱敌痛击,由学生朗读,指导学生着重注意该段中“吼” “抡” “绷”等动词,要读出战士的决心。第三部分战士决定将敌人引上绝路,是文章中心故事的开始,老师朗读,掷地有声,斩钉截铁地读出班长马宝玉所说的一个字“走”,引导学生下文战士的英勇气概。第四部分战士英勇歼敌,“顿时,石头像……敌人头上砸去”,学生体会到“冰雹”表达的战士的决心与气概。第五部分战士英勇跳崖,全班同学朗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用磅礴大气的语气读出战士们的英勇就义,以及作为中国人对国家、对人民群众的热爱。   最后,气势磅礴的口号使学生沉浸在炮火连天的岁月中,他们带着对五班战士的敬佩,对日本侵略者的恨意,深刻体会到不管在战火纷飞的时代,还是在和平稳定的现在,我们都要时刻怀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要谨记为人民群众奋斗,将爱国卫国深刻心中。   三、写作,爱国主义教育的一把利刃   巍巍山脉,潺潺流水,站着的土地,头顶的天空,还有广阔的海洋,都是我们国家不可分割的神圣的部分,人教版教材所选取的几篇描写祖国自然景色的课文,都融入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爱国之情,不单单是客观景观,更是文化景观。将写作教学与写景课文结合,在欣赏作者笔下的日月星辰、花草树木之后,学习写景文的写作方法,掌握借景抒情手法。例如,在组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课堂教学后,笔者开展了一次写作课的随堂教学:   1.学习课文中描写景色的句子,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漓江的水……无瑕的翡翠”一句,“无暇”表示没有斑点,十分纯洁,“翡翠”是宝石,将漓江的水比为绿色的宝石,足以表现作者对它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在作者眼里,就是宝石般的存在。   2.布置学生仿写一篇写景小作文,“同学们,以前和爸爸妈妈去过很多地方旅游,那么我们也试着描写一下去过的地方,看到的景色吧”。   3.教师给出范文。“我最喜欢的地方是‘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之首――青岛,青岛是一座岛城,三面环水,一面环山,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崂山,它海拔1133米,有着海上‘第一名山’的美称。我们乘坐缆车到达太清宫, 宫里有银杏、松柏等树木,这些树木已经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