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谦,中年的可能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姚谦,中年的可能性.doc

姚谦,中年的可能性 在KTV里,伤心男女唱得最多的歌,几乎都来自姚谦。写过600多首歌的他,被形容为“最懂女人心”的王牌音乐人。53岁时,这位创作人宣布“退休”,从没想过自己还会再回到音乐行业。但母亲对他说:“我去给你算了命,你要工作到70岁”。 采访当天,姚谦刚剪掉长发,戴了一顶渔夫帽,穿着Ape黑色卫衣,一条大红色休闲裤。他本来不喜欢拍照,但后来他想,拍照,或许可以让自己看看一个中年男人还有什么可能性。 53岁时,姚谦宣布“退休”,自那以后他也没想到自己可以再回到音乐行业。母亲对他说:“我去给你算命,你要工作到70岁”。姚谦急忙回应不可能。 2016年《我是歌手》第一期,李玟重回舞台,却只拿了第六名,伤心地大哭了一场,半夜在微信给姚谦发了几条长语音,寻求意见。 在很多歌迷眼里,李玟的成功离不开姚谦,是他发现了李玟的闪光处,为她创作出了《好心情》《di da di》等经典歌曲。不仅是李玟,在很多女歌手的职业生涯中,姚谦都是一个人生导师型的存在。 台湾著名主持人张小燕说:“唱片有个黄金时代,姚谦就在那个时代”。 那个时代,姚谦在八卦杂志上看到一个刚刚走红的,叫王靖雯的歌手。只有两天休息时间的她,也要从香港飞回北京,和男朋友住在胡同,早上去公共厕所倒夜壶的时候被狗仔拍到。姚谦看到这张放在杂志封面上的倒夜壶的照片(后证实是窦唯倒的夜壶,王菲是去上厕所),立刻就写出了那句“我愿意为你放弃我姓名”。 辛晓琪的《味道》,来源于姚谦一个女同事的哭诉,说与前男友分手以后,最想念的竟然是曾经最讨厌的他身上的烟草味。恰逢那时姚谦重感冒,没有嗅觉没有味觉甚至没有性欲,这才发现,记忆、嗅觉对人是一个很重要的点,于是写下了这首歌。 在KTV里,伤心男女唱得最多的歌几乎都来自姚谦,他写了600多首歌,张小燕形容姚谦是“最懂女人心”的王牌音乐人。人们总爱问姚谦,为什么那么懂爱情,那么懂女人。 台北VS北京 上世纪70年代的台湾,十岁的姚谦在农村外婆的家里过暑假。有山有水有玩伴,和兄弟们玩得不亦乐乎。母亲要求他睡午觉,顽皮的男生怎么可能睡得着。他在舅舅房间,百无聊赖,翻到了《皇冠》杂志,那时的他最着迷的其实是《福尔摩斯》和《怪盗亚森罗平》,可是《皇冠》杂志里琼瑶写的连载小说《心有千千结》竟意外地吸引了他。 第二年暑假,他看完了《一帘幽梦》,而且对女主角紫菱的经历深表认同。“当时我还不到情窦初开的年纪,为什么却能隐约理解这个女性的爱情,至今还是一个谜”,姚谦说。 琼瑶的小说成为他儿时的情感启蒙,再后来,三毛的文字陪伴他度过了枯燥、叛逆和抑郁的青少年阶段。 那个时候,是个大家都还喜欢手捧歌词本,认真读歌词的年代。阅读的经验让姚谦写歌词游刃有余,但流行歌的创作过程本质还是个商业行为。姚谦常常后悔,有一大半的歌词他都希望能重写。年轻时常处于还没准备好就得写的状态,导致个人感受里非理性的部分没有得到很明确的纾解。 而直到现在,姚谦每次去卡拉OK,都最担心别人点他的歌。写词过程中那种最隐秘的情感,往往要写到自己都不好意思才能写出来。偏偏那种歌又特别容易火。每被朋友唱一次,姚谦就感觉自己赤裸了一次。 后来,作为经理人的姚谦,有五年时间都在读管理类、逻辑类的书籍,放弃了情绪性的阅读,这些东西帮助他开始能看懂哲学。逻辑性的书籍也让姚谦尝到了在商业中实用的好处,他可以更理性地去提高一个项目的成功率。写歌词,同样是一件需要感性和理性互相调节的事情。 由此,姚谦称自己为“见光死”,别人看到他,就会觉得“原来你不那么文艺,不那么女性化,不那么唯美,或者很多人没想到你那么现实,对数字观念那么清楚”,姚谦说。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姚谦在台湾听大陆的歌,崔健的歌已经在台湾开始传唱,一个英雄主义的反抗,让台湾人为对岸振奋,姚谦却对此没能产生太多共鸣。1988年,他第一次来到北京,第一时间去找了丁薇,他喜欢她的《女孩四重奏》。 1995年,有一次来北京,姚谦见了很多音乐人,依然充满惊奇,“这些操着北京腔的年轻人,怎么每个人身体里都住着一个苍老的灵魂”,姚谦感叹。有一首《露天电影院》,让他印象很深刻。他约见了作者郁冬。 在酒店房间里,姚谦坐在床上,郁冬坐在沙发上,后者弹着吉他,看着自己手抄的一大叠歌词,唱了一个小时给姚谦听。大部分都是青春感伤,有一些他都不明白为什么会那么虚无。但姚谦最喜欢的还是那首《露天电影院》,这让他想起他在眷村的童年。姚谦疑惑,这位年轻人怎么能这么准确地描写出他的童年。比如最后一句歌词,“看着电影的时候已看不见星星,啦啦啦……” 那晚送别郁冬之后,姚谦脑子里还在不断重复哼唱这首歌。他看着窗外刚入夜的长安街,觉得这里真像一个放大无数倍的眷村。 再后来,姚谦开始过着台北和北京两地跑的生活。这两个地方实在太不同了,这种差异给姚谦带来奇妙的“化学反应”。下大雪的日子,他也像迎来一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