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长顺县耕地地力的建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提高长顺县耕地地力的建议.doc

提高长顺县耕地地力的建议   摘要 阐述了提高长顺县耕地地力的建议,包括完善排灌渠道建设、因地制宜加大土壤改良措施、科学施肥、合理配置耕地资源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耕地质量管理等内容,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   关键词 耕地;地力;建议;贵州长顺   中图分类号 S15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7-0262-02   长顺县自改革开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大幅改善和提高,对提高耕地地力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影响耕地地力的诸多因子依然存在,如耕地土壤养分不平衡、施肥不合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地区间自然条件差异较大、部分土壤“瘦、薄、冷、阴、烂、锈”现象仍然存在等。根据长顺县耕地地力特点,结合《长顺县十二五规划》,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增产、保持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增长的前提下,为实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1-2],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出以下对策。   1 完善排灌渠道建设   对水源丰富的山区,要改善灌溉条件,消除串灌、漫灌。在水源缺乏地区,通过建设排洪沟渠,整修、疏通河(溪)道,加固河(溪)堤,堵塞渗漏,确保洪水不进田,肥水不出田。同时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提高抗御旱灾能力;通过兴修、维修、改造田间小型排灌站,恢复和提高工程排灌能力,提高干旱地区排灌标准。对田间土沟渠进行硬化补砌、疏浚、渍淤扩挖及防渗处理,适当新建田间排灌渠道,以保证排灌水系的畅通。   2 因地制宜加大土壤改良措施   长顺县坡度大于25°的耕地有7 175.32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8.82%,而坡度15~25°的耕地面积为6 366.75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6.70%。坡地大于25°的耕地按规定应退耕还林还草,而坡度15~25°这部分耕地多半是山地中上部和坡度上中部、低山中上部和低山缓坡等区域,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属于长顺县低产耕地。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们对粮食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长顺县粮食生产面临巨大的压力。为此,日益完善农田基本建设,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和实施,逐步改善土壤条件,消除耕地土壤障碍因素,建成高标准的水田、旱地成为必然[3]。   长顺县潜育型水稻土有2 105.24 hm2、脱潜型水稻土297.91 hm2,其中包括鸭屎泥田477.17 hm2、苦鸭屎泥田580.26 hm2、干鸭屎泥田297.91 hm2、浅脚烂泥田588.15 hm2、深脚烂泥田459.65 hm2。其他有白胶泥田46.77 hm2,白鳝泥田337.99 hm2,黄砂泥田76.43 hm2;黄砂土1 740.59 hm2,幼黄砂土552.97 hm2,诸如此类耕地都属于长顺县低产耕地,这些都是制约长顺县粮食产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欲达到很好的利用效果,必须进行改良。   低产耕地的改良,一定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先易后难,逐年改良。重点要放在培肥地力上。对“黏、酸、瘦”田土,要采用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渗砂客土,施放石灰等措施以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活化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作物产量。对“冷、烂、锈”水田,应推广垄稻沟鱼新技术或开理“三沟排除渍水,做到“洪水不进田,冷水、锈水排出田,冷泉水、锈水不浸困,肥水不成田”,以达到防止山洪冲刷,排除冷、锈水,降低地下水位,提高泥温,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之目的。通过坡改梯、完善排灌系统、客土、排涝、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良土壤后,原有耕地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逐步成为标准粮田,为长顺县确保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3 科学施肥   3.1 控制氮肥   氮对作物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组成部分、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叶绿素的组成部分。施用氮肥不仅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还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但如果农作物氮营养过量,会造成作物生长过于繁茂,腋芽不断出生,分蘖过多,而且妨碍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以至推迟成熟,叶呈浓绿色,茎叶柔嫩多汁,体内可溶性非蛋白态氮含量过高,还易遭病虫为害,容易倒伏,禾谷类作物的谷粒不饱满,秕粒多;薯类薯块变小,豆科作物枝叶繁茂、结荚少,作物产量降低。   3.2 增加磷肥   磷肥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加速谷类作物分蘖和促进籽粒饱满;促使瓜类、茄果类蔬菜及果树的开花结果,提高结果率;增加油菜籽的含油量[4-5]。长顺县各乡镇耕地的有效磷含量均处于中等水平。因此,需要在全县各乡镇加大宣传,让农民清楚地认识到土壤缺磷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改变农民“重氮、轻磷钾”的施肥习惯,增加磷肥的施用量,以提高全县耕地土壤磷素含量水平,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   3.3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