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国航空秘闻:前中国航空公司始末记(1929~1930).doc
民国航空秘闻:前中国航空公司始末记(1929~1930)
宏观层面上,欧美航空工业彼时正处于黄金时期,无形中影响着中国航空人的视野与思维;航空于北伐战争及后期的助力,使得统治者不可能忽视这个迅速强大起来的新型工业。但中国的航空先驱们,正沉浸在对未来忧郁的观望中。助力国民党完成“建国大业”,他们现在却“没有飞机,没有资金,没有支持,只有战场,需要他们驾着反复修理的飞机冲锋陷阵”。铭记“国父”教诲的航空人自觉成立中华航空协进会,以壮声势。 航空秘闻搅乱中国航空界的步伐 1928年11月1日,结集多方力量的中华航空协进会成立。同月,协会向《申报》记者言,股金三十万将筹绪,欲购机四架,于明春(1929)间先行开通沪汉之间的商业航班。 于军事航空之外,准备商业航空,亦是当时航空界发展的一种潮流。中国的强邻日本,也正受着世界航空发展大潮的刺激,备战军事航空,同时由国家垄断商业航空运行。 中华航空协进会的支持者之一、当时的航空署长张惠长亦向国府呈文,构思全国航空计划。他有意让出中华航空协进会正在筹备的沪汉线,而提议年内开通京迪线(南京暂至兰州,迪化即今乌鲁木齐)、京库线(南京暂至绥远,库伦即今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京滇线(南京暂至长沙)、京粤线(南京至广州)等。 1929年春天,上海的《字林西报》一则秘闻,搅乱了中国航空界的步伐,报纸云:“美国寇蒂斯公司近日与中国政府谈判,欲成立一独立公司,垄断中国航邮,此事寇蒂斯公司参与谈判中人秘而不宣云云。” 这个秘而不宣的人,正是克莱门特?M?基氏(Clement Melville Keys)派出的合伙人:R?O?海华德。而中国方面与他谈判的,是孙中山先生之子、当时的铁道部长孙科。 硝烟弥漫的“地面战场” 1929年4月15日,中美合资的中国航空公司成立。公司条例言明,中国航空公司的事业在于发展全国商务邮政航空事业;中国航空公司亦投资经营全国商务、客货运输及邮务运输的航空事业;自合同订立六个月内,立即开办沪汉线(上海至汉口)、京平线(南京至北平)、汉粤线(汉口至广州)。总而言之,一个外商占60%股份的合资公司,要在中国全权代理商业航空运输,而至中国军方于不顾。 先不说越过航空署与交通部之管理职权经营中国的商业航空,只中国航空公司“六个月之内立即开办沪汉线”一条,已让航空署大为光火。去年才向民众声明,中华航空协会沪汉线紧张筹备。趁其忙碌之际,中美合资公司秘密谈判,公开结果之际,又抢生意――是可忍,孰不可忍,何况中华航空协进会都是血气方刚的中国军方的代表人物。 敢怒敢言的中国航空界人士,先是猛抨有人在政府里面玩花头,“中国的航空人没有妓女的本能,也没有政治家的手腕,无怪乎中国航空事业不能发展――中国航空界的两大特征:开烂飞机、修烂飞机。” 这样激烈的言论,完全证明在中美航空公司“空降”之际,会有更大的反对声音。果然,航空人士在官方杂志上说“中美航空公司成立,凡此种种,显系将中国空权拱手让人,国民政府竟将其公布。然而,政府是有能的,而人民是有权的,吾人唯站在权的地位……至言之能否有效,则视乎权之能否实施。” 随后发声的中华航空协进会,以“国府正努力废除不平等条约,却与外人订立此丧权辱国条件”而抗议,坚决反对中国航空公司成立。如此,从各地分会,到各航空队飞行员及工作人员,再到航空署一致反对此条约。 中华航空协进会及航空署行动了。 1929年5月,距离中国航空公司成立不足月余,沪蓉航空线管理处成立。7月8日开始开通上海至南京的航班。“它明显违反了与美方所订合同的规定,但中央政府没有采取行动。”8月,纯美资企业中国飞运公司在沪蓉航线开通之际成立。按照合同规定,它可以在合同划定的航线自由飞行,承担航空运输任务。 航空署的顶头上司军政部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 虽然表面上与铁道路和平往来,恭喜对方的部长谈下一家中国航空公司。但在实际问题上,军政部态度强硬:按照航空署呈文请求,拒绝中国飞运公司使用南京明故宫机场;在上海,只批给它们一小块地方;而在汉口,虽然勉强允许他们使用汉口机场,却不准建设机库。 10月,中国飞运公司始飞上海至汉口段。首航乘客是孙科与他的夫人。 即便困难很多,中国航空公司也要顽强地生存下去。克莱门特?M?基氏曾说过,航空的成功,90%取决于地面。然而,这90%的地面,却渐渐塌陷。 股灾袭击美国之际,航空股票急跌。在中国,则是中国交通部拒绝向飞运公司拨付邮资收入。这是交通部与孙科的战斗。 1929年的商业航空“大战”,交通部名义上呈行政院,要求忽视中华航空协进会及一众航空人的反对声音。实际上,交通部长王伯群对于中国航空公司独立交通部管理、董事长是孙科一事极为在意。沪蓉航空处成立之际,他甚至派邮政司长去参加剪彩。这都足以说明他的立场。 很快,孙科以辞职相威胁,并真的辞职。在王伯群荣升中国航空公司董事长之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