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写作指导:思想深,让你的文章出类拔萃
写议论文要说理,而且要说那些别人没有说过或者没有说得正确、说得透彻的道理。这些道理是从哪里来的呢?都是我们从客观事物中发现、总结来的。那么怎样才能从客观事物中发掘出深刻的道理呢?首先取决于作者的思想水平,只有有了深刻的思想,才有可能从客观事物中发掘出深刻的道理。
一、透过现象看本质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作文中的基本特征就是层层挖掘,需要透过相关事物、道理和表面现象,发掘到隐藏在更深层的东西。容易催人深思,发人深省。
(一)小中求大。把典型的小事放到社会的大背景上去思考,从一个人的变化,一个家庭的变化,认识到社会的变化。有的是看到事物的苗头,预测它的发展趋势和结果,从而看出它的意义。商朝的箕子由商纣王吃饭的变化,看到了纣王思想的变化,想到国家前途,预见了商朝的灭亡。
(二)平中求奇。从平凡的事物看到不平凡的道理,从不凡的小事理,悟出了不平凡的事理。2011年新疆一位考生由爷爷养羊一事悟出“国家崛起”的道理,写出一篇奇文来。
(三)因中探因。在探究事物的原因方面,一般考生的作文只能推论事物的直接的、一般性原因,不能“打破沙锅问到底”;善于说理的考生的作文则能追本溯源,追本刨底。如《创造源于对世界的爱》(专题十二),对成功的“创造”作原因探究,在一般生归因于“刻苦”“机遇”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根溯源,揭示出创造的根本原因是“源于对世界的爱”,从而使文章立意超拔,思想深刻。
(四)表中求里。2010年江苏省不少高考作文思想不够深刻,就绿色说绿色,拘泥于“绿色生活”的表面意义。有考生面对“绿色生活”的命题,并不停留在对“低碳”“环保”的表面论述上,也不作向往陶渊明式隐居生活的无病呻吟,而是由表及里,由生态到心灵,在绿色生活的内涵上作了深度的开掘。所以,我们写作文若想立意深刻,就得突破作文题的表层意义,揭示其引申意义或比喻意义。
二、反弹琵琶出华章
“反弹琵琶”指反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所谓逆向思维,就是为了实现某项目标,以背逆常规现象或常规方法为前提,通过反向思考来发现或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或方法。“反弹”就是从某论点的对立角度去确立新观点,去阐发新见解。科学地“反弹”可使作文立意上升到较高档次,会给人一种创新的感受。有意识地运用这种思维品格,将使我们的作文出现新机制,创出新境界。使用得也,可以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一)反批权威。权威的观点或言论一般都是非常正确的,有的甚至被被视为颠扑不破的真理;其实任何权威的观点与言论都受到特定环境的限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都可以重新认识与理解。在适当情况下,我们不妨“班门弄斧”,批批权威的观点与言论,不妨“把拳师打倒在地,自己做一回拳师”。 一品江山 /view-49/
(二)反唱话题。话题作文选题空间比命题作文大,可从反面立意,不必像命题作文那样需要严格遵循命题本身所表现的观点。如若从反面立意,反唱话题,可以可以吟咏出动人的诗篇来。如对话题“文章有法”可以说“文章无法”;对“春来草自青”话题,可以说“春来草难青”;对话题“雨燕减肥”,可以说“雨燕无须减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反唱话题。
(三)反思现实。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不良现象值得我们反思与批评,而这样的反思与批评恰恰是我们对生活的一种“目的的爱”。议论文中写到这样的内容,容易立意高远,思想深刻。
(四)反观历史。如能大胆地从现代人的思想观点出发,反观历史,打破传统的定论或改变传统的故事,便于表现深刻的思想。
(五)反论常理。常理或公理,是人们所信服的乃至很尊崇的,但是有时恰恰行不通。此时如果进行言之有据与言之有理的批评与分析,也能使文章思想高出一筹。
但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学会逆向思维,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破除习惯的思维方式和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跳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老框框,大胆设想。发前人之未发,化腐朽为神奇,标新立异。
二是立论要经得起推敲。逆向求异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或特定的社会背景中进行,只有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把“反弹”误为“乱弹”,立论偏颇,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贻笑大方。
三是不能任何事物或观点都能“反弹”的。那些违反科学道理,有悖于人们共识和伤害人感情的“反弹”,都是不可取的。如“螳臂挡车”,贬抑螳螂已成共识,你若想褒扬它,想借此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人们将难以赞同。
三、比较鉴别求真知
“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人们正是看到事物的差别,从它们的不同中抓住事物的特点,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比较有同体纵比和多体横比两种情况。
(一)同体纵比。同体纵比是将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对比,从而认识它的发展趋势。例如,近三年和前三年相比,中国大陆中学生的语文水平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二)多体横比。多体横比是将同类的不同事物进行对比,从而认识它们的特点。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兴蓉投资2013半年度报告.doc
- 兴隆县福成水泥有公司日产2500吨熟料二期及配套的年产148万吨水泥及粉磨项目.doc
- 其他制造业行业金季度研究报告2015年第1季度.doc
- 具有冗余自由度的械手臂的构型优化.doc
- 典型汽车防盗系统结构与检修.doc
- 养出高效能孩子,培养条理性开始.doc
- 典型电---气比阀、伺服阀的工作原理.doc
- 养猪环境对养殖生的影响及防控.doc
- 养生健康——女人健养颜养生.doc
- 养老产业--老年用品的兴起.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