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斩断穷根奔坦途.doc
斩断穷根奔坦途
这是一组令人瞩目的数字:“十二五”期间,全县105个贫困村销号,贫困人口由2011年底的12.4万人减少至4.86万人,五年共减贫7.54万人,减幅达39.2%,仅2015年实现脱贫25539人,减幅达34.4%。
这是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遂川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谋划和推进,紧盯全县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从一村一户的实际出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集中力量推动扶贫攻坚,探索出一条具有遂川特点的扶贫开发之路,为“十三五”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牢固基础。
移民搬迁拔穷根
寒冬腊月,走进遂川县移民进园试验区,一排排楼房错落有致,红顶黄墙格外醒目,学校、医院、广场、超市一应俱全,移民群众脸上洋溢着笑容;在草林镇新苑移民社区,新砖瓦房整齐划一、大棚蔬菜瓜果飘香,处处能看到群众脱贫致富的干劲。“从深山到园区,从山上到山下,生活方便了,信息畅通了,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这是移民群众共同的心声。
老家山大沟深,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雨雪天道路泥泞,出门难上加难。对于曾居住在大山深处的欧阳光蔚来说,这样的日子他再熟悉不过。如今,再也不用受那样的罪了。现在这里水、电、路全通。在窗明几净的新房里,还办起了一家“博赋制衣厂”。他感慨地说:“现在的脱贫致富的门路多了,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
“十二五”以来,为让深山移民走出大山脱贫致富,遂川县按照坚持群众自愿,城乡统筹,创新扶贫搬迁思路和安置模式,对身处深山区、地质灾害区的群众实施移民扶贫,并建立了园区、圩镇、中心村、中心组四级梯度移民安置模式,进一步对居住在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地区的2200户9694人(其中“移民进园”安置1089户4634人)实施了易地搬迁,完成土坯房、危旧房改造维修20699户。同时加大移民群众技能培训力度,确保每人至少掌握1至2门实用型技术,有效提升在园区就业致富能力。从根本上拔除“穷根”,统筹解决农民进城问题、企业用工问题和移民增收问题,真正实现了“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目标。
富民产业促增收
“去年,在政府的帮扶下,我建起了家庭养猪场,购进4头母猪,通过自产自育模式,不断壮大规模,年出栏数达50余头,年收入增加3万余元,终于有了固定收入。”遂川县草林镇峨岭村民黄谦余以前靠天吃饭,生活无保障,如今依靠政府扶持,建起了养猪场,有了自己的致富产业。对于今后的日子,他信心满满。
“十二五”以来,遂川县按照“连片开发、产业带动、规模经营、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在108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在9个贫困村开展了“四位一体”扶贫产业贷款试点,在45个贫困村开展“红色扶贫信贷”,扶持309个村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创新探索出了 “一户一亩茶、一亩果、一亩油茶、一亩毛竹,加入一个新型产业合作组织”的“五个一”扶贫产业带动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遂川特色的产业扶贫开发之路。
同时,该县大力发展茶叶、金桔、油茶、板鸭、木竹、井冈蜜柚六大特色富民产业,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市场运作”的原则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 “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增收渠道。目前,全县以茶业为代表的“六大富民产业”建设硕果累累,建成茶叶产业基地20万亩、金桔13万亩、油茶80万亩、毛竹40万亩、井冈蜜柚4万亩,年加工板鸭1000万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15家、家庭农场155家、专业大户865家、农业龙头企业46家。有4.8万户、20多万人,通过富民产业实现了增收致富。从“大水漫灌”到“精确滴灌”,帮扶到户,措施到人,帮助每个贫困户“斩断穷根”,遂川正走出一条可持续脱贫致富的新路。
夯实基础增活力
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小康屋,走上了宽阔平整的水泥路,喝上了干净清澈的自来水,一幅幅脱贫致富的美丽画卷映入眼帘……这是遂川县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给农民群众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
想要富,先修路。2012年之前,行路难、乘车难等问题是困扰雩田镇袁屋群众的长久之忧,心腹之愁。2012年,扶贫部门筹措财政扶贫资金8.4万元,硬化宽3米的水泥路,解决近300人出入难的困难,大大减轻了百姓出行负担,切实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基础设施扶贫所带来的实惠。
“十二五”以来,共实施完成108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全县二级以上公路通车里程近120公里,翻了近一番;新增各级公路里程1100多公里,新增通客运班车行政村236个;完成4个万亩以上中型灌区、48个200亩以上小型灌区的配套改造,除险加固了23个水库,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12万亩。通客运班车贫困村达100 %,贫困户饮水安全率和贫困村通电率均达100 %。通过项目的实施,水、电、路“最后一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