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军侵粤战略与广东战时经济损失(下).doc
日军侵粤战略与广东战时经济损失(下)
三
广东沿海地区沦陷后,日军曾两次试图打通粤汉线,向广东后方粤北地区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1939年11月20日,侵粤日军为策应南宁作战,攻占粤北,打通粤汉线,向粤北大举进攻,是为第一次粤北战役。从12月17日起,日军分3路从广州外围据点向余汉谋部全线进攻。第十二集团军与日军在花县、军田、五子山、银盏坳、小楼、庙潭、正果、沙径、地派、梅坑、画眉堂等地进行激烈战斗。12月底,南宁方面日军告急,粤北日军后撤,余汉谋部乘机全线反攻,1940年1月16日,日军退回作战前阵地。第一次粤北战役结束。1940年5月14日,侵粤日军为策应宜枣会战,再次集中兵力向粤北进犯,企图再次打通粤汉线,是为第二次粤北战役。第十二集团军在粤北山地与日军进行激战,6月5日,日军全线退却,退回作战前阵地。
在两次战役中,粤北后方地区遭受严重的劫掠和破坏,特别是第一次粤北战役,历时一月,战区较广,使战区各县遭受惨重损失。第一次粤北战役自1939年12月17日始至次年1月16日结束,在一个月间,日军窜扰粤北翁源、英德、清远、佛冈、新丰、花县、从化、龙门、增城9县。由于日军以彻底摧毁广东后方抗战基地,打通粤汉线为目的,因此,日寇铁蹄所至,无不进行野蛮破坏,烧杀抢掠,甚至在其败退时,仍沿途焚毁烧杀,掠尽农家的谷物、牲畜,供人马食用,有余则焚烧宰杀,以彻底破坏后方农村经济。战后,军田银盏坳一带,筷子找不到一双,虽三尺高之颓垣亦不得见。良口、吕田青菜找不到一颗,草木焦尽,不见六畜,屋宇尽毁,民无长物。①可见,粤北后方农村经济受到空前的摧残。
根据1940年底日本参谋本部起草的《大东亚战争指导要纲》和《对华长期作战指导要纲》,1941年日本的侵粤方针是在确保占领地区的同时,对广东沿海进行封锁性切断作战,进一步封锁国际援华路线与海口。广州、琼崖、汕头等地区沦陷后,广东的主要国际交通线被切断了,但由于广东海岸线曲折绵长,“小的通道在漫长的海岸线上仍可到处通行。特别是以香港为基地运进的物资,在其东面海岸卸货后由陆路通向韶州的运输路线尤为活跃。”②因此,1941年,日军对广东沿海发动了数次以切断中国国际交通线为目的的封锁作战。1941年日军在广东沿海的封锁作战主要有:
1.广州、汕头失陷后,广东的对外贸易路线发生变化,广东当局在东江地区增辟了从香港经沙鱼涌、惠州而至曲江的货运路线。这一货运路线于1939年9月启用之后,后方出产的大量钨砂、茶叶、土纸、桐油、竹器经该线运往香港,再转运到美国或南洋地区;大批进口军火、汽车、工业用矿物油、化学制品、棉纺织品、煤油和其他日用必需品也源源沿该线运入后方。①为了切断这一国际运输线,日军决定实施“香韶路切断作战”。1941年2月4日,日本华南方面军在海军协同下,在大亚湾登陆,攻占淡水,日军另一部从深圳方面策应,占据龙岗,焚掠商货。这次作战完全封锁了大鹏湾和大亚湾,截获了大量准备输入内地的物资,阻断了东江商业通道。
2.南路的广州湾自广州沦陷后,成为广东西南部的贸易吐纳地,从西南沿海运来的物资,尽管在日军的严密监视下,仍不断通过广州湾运往内地,为了切断雷州半岛方面的补给线,日军在3月3日实施了“雷州方面切断作战”,分数路在绵亘500公里的海康、电白、阳江、台山等各重要港口登陆,对周围地区进行“扫荡”并劫夺煤油、桐油、铜铁、食盐、大米、棉布、麻绳、汽车零件等物资后撤退。
3.大亚湾和大鹏湾被日军封锁后,中国政府转而利用红海湾、碣石湾以及潮阳一带补给物资,汕尾港成了外国船只经常出入的重要补给基地。另外,在汕头对岸潮阳一带经常有运输船避开日方的监视,频繁地运送援华物资。为了截断这一运输线,日军从3月至5月间,先后实施“汕尾方面切断作战”和“甲子一带切断作战”,在潮阳、惠来、陆丰、海丰沿海一带的汕尾、甲子、碣石等港登陆并“扫荡”了周围地区,夺取了大量物资。当时的《华商报》记载了日军在汕尾一带切断国际交通线的情况:“这次日军因为探知我方在那里有物资屯积,所以驱千人以上的一支兵力沿此线挺进,尽情掠夺我方的物资。”②该次作战结束后,日军在潮阳和汕尾一带驻扎了部队,以彻底切断这一带的国际补给线。
4.为防止惠州一带的广东军队夺回香韶公路,日军在5月10日,从陆、海三面向惠州合击并“扫荡”了该地区。
5.9月19日,日军为切断台山方面外援通道实施“四邑作战”,在广海登陆,犯台山、开平、新会。与此同时,为了策应第二次长沙作战,日军于9月25日向芦苞、清远进犯,一度陷清远县城。③
1941年,日军在广东沿海进行的数次封锁作战,由于各交通线聚集了大量进出口物资,因而给这些地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如3月3日,日军在台山、阳江、水东、电白各海口登陆,国民政府外贸委员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