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数学课的导课艺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高中数学课的导课艺术.doc

谈高中数学课的导课艺术   【摘 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问题是思考的源泉 高中数学作为自然学科的基础学科,由于其知识的枯燥性,使得部分学生上课思想分散;如何使孩子们上课注意力集中,保持对数学课的兴趣,这是我们每个高中数学教师都应该注重关切的课题,也是如何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一节课要想有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一上课就应抓住学生的思维和心理。   【关键词】导课;集合;映射;数列;极限;统计;算法   一篇好文章或一部好电影往往一开头就会吸引住读者或观众的注意力, 同样一节好的数学课也一开始就应该抓住所有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流连忘返。十几年前在凤安高中执教时,我听过一位名叫“邓景涛”的老师的一节物理课,他的开场白是这样的:   “同学们:每当你打开收音机,耳边就会响起动听的音乐或播音员那亲切的声音;每当打开电视机,你就会看到美妙的画面,同时听到娓美的伴奏或声音。那么这些家电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它们的工作原理(边说边板书)“电磁震荡”。   这节课至今印象深刻,它深深地打动了我和当时在场听课的其他各科老师,当时就触发了我 一位数学教师对数学课教学导课的一些想法,影响我的教学至今,同时大大提高了我的数学教学水平,课原来是可以这样上的 抓住导课艺术!下面谈谈自己这些年在数学课导课方面的几节实例,例析数学课的导课艺术,与同行共勉。   1高中数学第一节《集合概念》的开场白(导课):   春秋战国时代的名家代表人之一的公孙龙子有许多有趣的诡论,其中最为有名的要算是白马非马论了。相传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有一天公孙龙子骑著一匹白马要进城,该城门的看守官说,依照规定马不可以进城。于是公孙龙子就开始他的论证 ? 白马非马,最后它说服了守城官,于是就骑著他的 (不是马的) 白马进城去了。   这个故事为集合引入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动物中的马按颜色分为:黑马、白马、红马、棕马等等,这些动物是不是马?学生们会很自然的对于分类感兴趣,集合的概念应运而生。   2《映射概念》的开场白:   皇帝问阿凡提:“阿凡提、人说你很聪明,要考考你如果你回答不出我问题,就要杀掉你”   阿凡提听了说:“皇上,考吧。”   皇帝问:“天上有多少星星?”   阿凡提回答:“天上的星星和你胡子一样多。”   皇帝问:“那么我胡子多少呢?”   阿凡提想了一想,一手抓起他那头小毛驴的尾巴,一手指着皇帝的下巴,说:“胡子就和这尾巴毛一样多。要是不相信,就数一数。”   点题:这是对应的例子,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一种特殊的对应―映射   3《数列概念》的导课引入:   看看下面几篇古诗   ①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   八九十支花.   ②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与对镜,心欲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③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问:这些诗篇中可不可以随便调换里面的数字、为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数字有关的一个概念 “数列”   4《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导课:   相传:印度国王为奖励国际象棋的发明者宰相亚伯拉罕,便对他说:举国之内你要什么我便会满足你的这个愿望。   宰相亚伯拉罕跪在国王面前说:“陛下,为臣别无他求,只请您在这张8X8棋盘的第一个小格内,赏给我一粒麦子,在第二个小格内给二粒,第三格内给四粒,第四格内给八粒。总之,每一格内都比前一格加一倍。陛下啊,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64格的麦粒,都赏给我,我就心满意足了。”   看来,这位聪明的宰相胃口并不大,国王心想,于是国王道:“爱卿,你所求的并不多啊,你当然会如愿以偿的。”   国王心里为自己对这样一件奇妙的发明,所许下的慷慨赏诺不致破费太多而暗喜。便令人把一袋麦子拿到宝座前。   计数麦粒的工作开始。第一格放一粒,第二格两粒……,还不到第20格,袋子已经空了。一袋又一袋的麦子被扛到国王面前。   但是,麦粒数一格接一格地增长得那样迅速,开始是人扛,后来是马车拉,再后来,干脆一个粮库也填不满一个小格。很快就可以看出,即便拿来全印度的粮食,国王也兑现不了他对宰相许下的诺言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来算一算这位宰相到底要多少麦粒:   1+2+4+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