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谷14选育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铁谷14选育报告.doc

铁谷14选育报告   摘要 铁谷14是铁岭市农科院以自选“铁谷5号”为母本,以外引系“79127”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介绍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以指导铁谷14的栽培。   关键词 铁谷14;选育;产量;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055-02   1 选育目标   谷子是粮草兼用作物,也是我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谷子面积仍然很大。目前谷子生产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品种多、杂,退化严重,个别品种抗倒伏能力差,白发、黑穗、谷瘟、谷锈病及叶斑病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管理水平粗放,影响了产量的提高,加之有些品种小米的品质及适口性较差[1-2]。   因此,针对上述情况及问题,选育出高产、优质、多抗谷子新品种并尽快应用,提高中、低产区的谷子产量,使城乡人们吃到适口的优质小米,均具有重要意义。   2 选育经过   以优质、抗倒伏强的“铁谷5号”(全国一级优质米)为母本,以高产、适应性广、稳产性强、抗叶斑病的外引系“79127”为父本,1990年配制组合,杂交后得F0种子。   1990年冬去海南进行加代,播种F0代种子,整齐一致,杂种优势强,收F1代种子。   1992年在院内播种F1代种子,分离,去伪存真,收F2代种子。   1992年冬去海南进行加代收F3代种子。   1993年在院内播种F3代种子,继续选择优良株系,收F4代种子。   1993年冬去海南进行加代收F5代种子。   1994年在院内播F5代种子,继续选择优良株系,收F6代种子。   1994年冬去海南进行加代收F7代种子。   1995在院内播F7代种子,继续选择优良株系,收F8代种子,性状基本稳定。   1996年进入鉴定圃并进行小量繁种。   1997―1998年在院内进行产比试验。   2001―2002年参加全国东北三省谷子区域试验。   2003年进行跨省区生产试验。   2004年完成全部试验程序,经全国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为铁谷14。   3 特征特性   该品种幼苗绿色,叶鞘绿色,苗期长势强,刺毛绿色稍长,穗为纺锤形,黄谷,黄米,粳性。主茎高133~150 cm,穗长14.0~21.6 cm,株粒重14.0~22.9 g,千粒重2.6~3.2 g,株草重16~26 g,出米率80.5%,在辽宁省生育期123 d,属于中晚熟品种。该品系植株较矮,茎秆粗壮,坚韧,经2年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均表现抗旱,抗倒伏,抗白发病、黑穗病、谷瘟病,米质优良,适口性好等。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沈阳)化验分析:粗蛋白含量为12.44%,粗脂肪含量为4.8%,总淀粉含量为75.5%,糊化温度低,软胶稠度等。各项指标达到国家一、二级优质米标准。   4 产量结果   1997―1998年院内产比试验,籽实平均产量5 334 kg/hm2,比对照“铁谷7号”增产13.2%,谷草平均产量6 837 kg/hm2,比对照增产6.5%。   2001年东北三省谷子区域试验4个点次,籽实平均产量4 558.5 kg/hm2,比当地对照“铁谷7号”、“九谷8号”、“公谷60号”、“龙谷29号”平均增产1.2%,谷草平均产量6 670.4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21.8%。   2002年东北三省谷子区域试验4个点次,籽实平均产量4 234.5 kg/hm2,比当地对照“铁谷7号”、“九谷8号”、“公谷60号”、“龙谷29号”平均增产10.2%。   2001―2002年籽实平均产量4 396.5 kg/hm2,比对照籽实平均产量4 167 kg/hm2,增产5.5%。   2年8个点次试验,7个点次增产,增幅为1.2%~19.0%,1个点次减产,减幅为10.7%。   2003年东北三省谷子生产试验,籽实平均产量4 576.5 kg/hm2,比统一对照“公谷60”籽实(平均产量4 161 kg/hm2),增产9.99%,比当地对照“铁谷7号”、“九谷8号”、“朝谷11号”、“龙谷29号”平均增产15.2%。   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铁谷14新品系表现茎秆粗壮,抗倒伏性强,抗病,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活秆成熟,米质优良。   5 高产栽培技术   5.1 选地   谷子对茬口选择特别敏感,连作和重迎茬则病虫害严重。以豆类和油类茬最好[3-4]。合理轮作以调节养分,恢复地力,减少病虫、杂草危害。   5.2 整地   谷子籽粒小,对土壤条件要求高,及时、精细整地,镇压保墒既可以调节土壤结构,蓄水保墒,又可以消灭病虫和杂草的危害,防止缺苗、断条,甚至毁种。   5.3 施肥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