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01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练)-2016-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上册)(原卷版)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 如果你要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最早远古人类的遗址,你应该去( )
A. 北京周口店 B. 陕西蓝田
C. 云南元谋 D. 山东大汶口
2.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下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示意图,这种猿人曾经居住于现在的( )
A.云南境内 B.陕西境内
C.北京境内 D.浙江境内
3.北京人制造和使用的劳动工具是( )
①弓箭 ②陶器 ③打制石器 ④磨制石器
A.①③ B.②④
C.③ D.①②③④
4.某同学在他的旅游日记中写道“他们使用的天然火不是人工取的,而是打雷正好击中干燥的木头,点燃了火,又或是火山爆发和森林火灾的火。他们晚上轮流看火,用灰来保存火种。”以下史实与日记中的“他们”相符的是( )
A.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
B.天然火的使用使他们能吃到香喷喷的米饭
C.他们过着群居的生活[来源:学+科+网]
D.他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5.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6.假如你是一名导游,现英国一旅游团需参观我国元谋人遗址,你应该带他们到哪个省市 A.北京市 B.陕西省
C.云南省 D.浙江省[来源:学科网]
7.香港歌星刘德华唱的《中国人》,有一句歌词说:“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可见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你能告诉我,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叫什么吗? [来源:学|科|网Z|X|X|K]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8.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可是你知不知道,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迹最多的是哪一个国家? [来源:学科网ZXXK]
A、中国 B、印度
C、埃及 D、古巴比伦
9.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他们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来源:学科网]
B.他们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
C.他们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
D.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二、非选择题
10.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请回答:
(1)北京人生活在什么时期?
(2)材料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
学科网高考一轮复习微课视频手机观看地址:
http://xkw.so/wks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测量密度》 课件.ppt
- 《4.光的折射》ppt.ppt
- 《2.熔化和凝固》课件.ppt
- 《4.地球上的水循环》教案.doc
- 《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课件.ppt
- 《4.地球上的水循环》习题.doc
- 《4.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教案.doc
- 《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习题.doc
- 《4.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课件 .ppt
- 《6.神奇的眼睛》教案.doc
- 专题0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讲)-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3)(解析版).doc
- 专题01 中国现代诗歌欣赏(A卷)-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必修1)(原卷版).doc
- 专题0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练)-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3)(解析版).doc
- 专题01 中国现代诗歌欣赏(B卷)-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必修1)(原卷版).doc
- 专题01 中国现代诗歌欣赏(A卷)-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必修1)(解析版).doc
- 专题01 中国现代诗歌欣赏(B卷)-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必修1)(解析版).doc
- 专题01 人类的形成(测)-2016-2017学年九年级历史同步精品课堂(上册)(原卷版).doc
- 专题01 人类的形成(练)-2016-2017学年九年级历史同步精品课堂(上册)(原卷版).doc
- 专题01 人类的形成(练)-2016-2017学年九年级历史同步精品课堂(上册)(解析版).doc
- 专题01 人类的形成(测)-2016-2017学年九年级历史同步精品课堂(上册)(解析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