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频率响应测试汇编.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二:频率响应测试汇编

成绩 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 自动化 学生学号 _______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_____ 王艳东 自动控制与测试教学实验中心 实验二 频率响应测试 实验时间 2015.11.13 实验编号 30 同组同学 无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频率特性的测试原理及方法 2、学习根据所测定出的系统的频率特性,确定系统传递函数的方法 目的。 二、实验内容 1. 测定给定环节的频率特性。 2. 系统模拟电路图如下图: 系统结构图如下图: 系统的传递函数: 取R=100KΩ,则G(s)= 取R=200KΩ,则G(s)= 取R=500KΩ,则G(s)= 若正弦输入信号为Ui(t)=A1Sin(ωt),则当输出达到稳态时,其输出信号为Uo(t)=A2Sin(ωt+ψ)。改变输入信号频率f=值,便可测得二组A1/A2和ψ随f(或ω)变化的数值,这个变化规律就是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三、实验原理 1. 幅频特性即测量输入与输出信号幅值A1及A2,然后计算其比值A2/A1。 2. 实验采用“李沙育图形”法进行相频特性的测试。 设有两个正弦信号: X(ωt)=XmSin(ωt) , Y(ωt)=YmSin(ωt+ψ) 若以X(t)为横轴,Y(t)为纵轴,而以ω作为参变量,则随着 ωt的变化,X(t)和Y(t)所确定的点的轨迹,将在X-Y平面上描绘出一条封闭的曲线。这个图形就是物理学上成称为的“李萨如图形”。 3.相位差角Ψ的求法: 对于X(ωt)=XmSin(ωt)及Y(ωt)= YmSin(ωt) 当ωt=0时,有 X(0)=0 ;Y(0)=Ym Sin(ψ) 即ψ=ArcSin(Y(0)/ Ym), 0≤ψ≤π/2时成立 在该实验中,输入信号的赋值由软件设定,即在K=2时,输入幅值为2V;在K=5时,输入幅值为1V。而Ac=Ym,为李萨如图上最高点对应的纵坐标的值。Y0为在x=0时对应的Y值。实验中李萨如图如下: 用坐标读取按钮 可以读出相应值 四、实验设备 1.HHMN-1型电子模拟机一台。 2.PC机一台。 3.数字式万用表一块。 五、实验步骤 1. 画出系统模拟运算电路图,标出电阻、电容的取值。 2. 观察出K=1和K=2两种情况下的李萨育图形。 3. 填写实验数据表格。 4. 用测量的实验数据分别计算出两种系统的传递函数的参数,并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 5. 分析实验数据,就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差异进行分析,说明误差产生的原因。 实验结果 1.K=1实验数据 K=1时李沙如图形 1 2.K=2实验数据 K=2时李沙如图形 1 七、结果分析 当K=1时,ψ= 90°时,ω=9.5,Ac/Ar=1.1315 代入公式, 得ωd=8.522 =0.4419 反推得传递函数为:G(s)= 当K=2时,ψ=90°时,ω=13.5,Ac/Ar=1.5285 代入公式, 得ωd=12.757 =0.3271 反推得传递函数为:G(s)= 由实验结果发现,由于统计数据时,没有从ψ=90°的点向两边取值,故造成了图像的形状集中在0到1很小的范围内波动,没有看出整体的变化趋势。其次,由于是偏向ω减小的方向采集的数据,使得画幅频和相频曲线时候,只是向一个方向的显示结果。 对于传递函数来说,误差主要来于元器件的老化和在进行数模转换时的误差,并且,由于在提取点时候,鼠标取点存在一定的误差,故使得在反推传递函数时,产生了区别。 八、收获、体会及建议 本次试验学会了使用李沙育图形测量相位的方法,以及掌握了频率响应的研究方法。 其次,本次实验告诉我,以后再进行数据采集时,应更多考虑试验的目的与我真正需要数据的范围再采集,做事也要三思而后行。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