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预防幻灯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并发症 急性肾小球肾炎 见于恶性疟、间日疟等疟疾凶险发作;少尿、蛋白尿、管型尿,抗疟治疗有效(原因?) 肾病综合症 主要为三日疟反复发作后,也见于恶性疟,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肾基底膜所致;进行性蛋白尿,贫血与水肿。早期治疗可有效,晚期无效(原因?) 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资料 + 典型临床表现 + 确诊依据 查找疟原虫 厚血片吉姆萨染色找疟原虫,薄血片甲醇固定后吉姆萨染色确定疟原虫种类, 发冷期及发作6小时内血内疟原虫最多 骨髓涂片检查阳性率更高 反复多次血涂片、骨髓涂片查找疟原虫,一次血片阴性不能排除诊断 环状体 Gametocyte 实验室检查 血象 白细胞、粒细胞增加;多次发作后贫血,大单核比例上升 PCR法:敏感度-10个疟原虫/mL血液 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富含组胺酸蛋白2浸渍片:恶性疟诊断 Lancet Infect Dis. 2006;6 9 :582-8 血清免疫学检查:抗原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 预后 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预后较好 恶性疟死亡率较高 婴幼儿、诊治延误、多重耐药死亡率高 脑型疟疾死亡率9%-31% 治疗 治疗原则 抗疟药物 控制复发传播 凶险发作 黑尿热治疗 杀灭红内期疟疾药物 氯喹:非耐药株首选药物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 适用于凶险发作抢救 青蒿琥酯尤其适用于孕妇及脑型疟疾 栓剂适合不能口服、静脉用药者 哌喹及羟基哌喹:氯喹耐药者 氨酚喹啉、磷酸咯萘啶 甲氟喹:耐氯喹恶性疟,可用于中、晚孕期 毒性低、抗疟作用强,WHO批准为世界范围内 脑型疟疾及恶性疟疾治疗首选药物。 公元340年间东晋医学家及炼丹化学家葛洪《肘后备急方》 美国越南战争、1967年国务院“5.23”办公室,数十个单位组成攻关协作组,500多名科研人员参与研究 1969年,卫生部中医研究院《抗疟单验方集》,包含640多种草药,其中青蒿提取物对疟疾的抑制率很差。 传统中药青蒿:黄花蒿具有抗疟作用,青蒿没有抗疟作用 青蒿素在温度高于60度时完全分解 青蒿素研发历史 青蒿素研发历史 《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屠呦呦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青蒿素提取。 1971年10月4日,第191次实验中,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抑制率达到100%,取名“191” 1972年8-10月赴海南昌江地区试用,30例青蒿抗疟成功。 1973年,首次试用中性青蒿素单体,抗疟疗效优于氯喹。 1973年,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罗泽渊和山东省寄生虫病研究所用溶剂汽油或乙酸乙酯提取有效单体,命名“青蒿素”。 提炼青蒿素的屠呦呦;临床验证的李国桥;改造青蒿素分子结构并合成蒿甲醚的李英;率先研制复方蒿甲醚的周义清. 其他抗疟药物 奎宁:孕妇应用可致流产,已少用 卤泛群、奎宁麦克斯、苯芴醇 柏鲁捷特: 多种抗疟成分合剂,恶性疟不易产生耐药 阿替夫林(常山素):新药,疗效不如甲氟喹 阿托伐醌: 磷酸萘酚喹: 用于耐氯喹恶性疟,不宜用于脑型疟疾 防止复发 杀灭红细胞内配子体及肝内迟发型子孢子,防止传播与复发 伯氨喹:应用前常规检查G-6-PD缺乏 他非诺喹(特芬喹):美国研发 脑型疟疾 抗疟治疗:静脉用药 青蒿琥酯、氯喹、奎宁(仅耐氯喹者)、磷酸咯萘啶 肾上腺皮质激素: 氢化考地松300mg/日或地塞米松20mg/日,连用3-5天 其他: 脱水、镇静、降温、低分子右旋糖酐(慎用)改善微循环、己酮可可碱扩血管等 ? 抗疟药 肝细胞内? 红细胞内 蚊体内? 裂殖体 休眠子 裂殖体 配子体 配子体 氯喹 - - +++ - - 甲氟喹 - - +++ - - 青蒿素 - - ++ - - 磺胺/TMP - - + - - 乙胺嘧啶 ++ - + - ++ 伯氨喹 + +++ ? +++ - 初级预防 防止复发 控制发作 根治治疗 防止传播 抗疟治疗方案 间日疟、卵形疟: 氯喹或青蒿琥酯(控制发作) 磷酸伯氨喹(8天,防止复发、传播) 恶性疟、三日疟 氯喹或青蒿琥酯(控制发作) 磷酸伯氨喹(2-4天,防止传播) 流行特征 地区分布: 以热带、亚热带最多,其次为温带 流行区以间日疟最广,恶性疟主要流行于热带,云南、海南为间日疟、恶性疟混合流行 除寒冷的西南高原、西北及北部沙漠区外,均有流行,其中海南、福建、黄淮江河平原流行较重 季节分布 全年发病,夏秋季为多;热带、亚热带不受季节影响 WHO《2008 年世界疟疾报告》 遍及世界各大洲,热带、亚热带最多,其次为温带。 估计2006年全球处于疟疾风险33亿人中,2.47亿人患疟疾,其中近100万人死亡,绝大多数为5岁以下儿童。 2008年,109个国家发生疟疾流行,其中45个是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区域国家。 联合使用的抗疟疾工具和方法包括:长效驱虫蚊帐和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治疗,辅之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