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刻在大连长生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人刻在大连长生街.doc

山东人刻在大连长生街   我憧憬着,将来有一天,为大连民族工业立下汗马功劳的老设备汇聚长生街5号的遗址。与我父亲同期的开荒牛们,有他们的展台,有图片和文字展现他们的风采;让大连的后人与先人心灵对话,触摸这个民族的伟大,继承、前行……   从卖小米粥起步   幼时,我最爱看的电影是《花园街5号》,现在我最爱逛的地方是大连长生街5号,那里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虽是夕阳垂暮,仍可见落日余晖。数座矮屋旧楼,皆有市井的亲暖,遥望长街,依稀可见曾经的4路电车驶过。街道两旁少见人烟,车影重重,弯弯的老槐树依然。临街那座镶有米黄色瓷砖的二层楼房,门洞上方仍有“聚盛德切铁工厂”残迹,从右向左依稀可辨“盛、切、工”字样。这里藏着一段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曹操的本家,叫曹希舜。而我,这段故事的讲述者,某种意义上算他的后人――我们都是“海南丢”(指祖籍是山东的大连人,他们闯关东是从渤海海峡的南边被丢过来的,因而得名。),我们都自远方来。   辛亥革命前,山东平度人曹希舜从威海坐着摇摇晃晃的小舢板来到大连。不满20岁的他,经亲戚介绍到码头扛豆包,用大连老话讲就是扛大包出大力。因为身体单薄,实在吃不消,曹希舜改行扎龙灯,但一年只有一季的生意不能长远。   读过两年私塾的曹希舜便在码头支起摊子卖小米粥。码头出苦力的大多是吃住在一起的单身汉,许多人就成了小米粥摊的常客。不久,曹希舜的岳父闯关东过来,有了帮手后,生意更是兴隆。渐渐的,码头边小米粥摊子多了起来。曹希舜又改卖煮猪下货。正如当下他的女儿曹隽卿回忆:父亲从来没有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人家没有他要有,人家有了他要转,转了之后他要高。   小米粥、猪下货卖久了,认识的朋友越来越多,有人建议曹希舜收破烂。他便开起了“聚盛德破烂庄”,果然利润丰厚。曹希舜挑着担子四处收破烂,老人则待在家里整理分类。旧物归好类卖给专门收购的地方,碎纸卖给造纸厂,废铁卖给铁行,旧棉花重新弹过,卖给需要的人家。看着收来的棉花越来越多,曹希舜又做起了弹棉花的营生,买了轧花机,它可以把带棉花籽的生棉制成新棉。   借钱购新机   除了增加物力,曹家还添了许多人力。曹希舜的外甥韩铭传投奔来后,联系到回收废船的生意,请电焊工切割,再用剪板机切成小块分堆,卖给大连山东两地的马车队打马掌用。当时大连罕见汽车,马车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街上随处可见马车店,这门生意自然红火。   加工量越来越大,小剪板机力度不够。曹希舜带着韩铭传去大阪买进了当时日本最大的剪板机,可以剪1.2英寸的厚铁板。机器入厂当日,许多人围观,两个大轮子立起来就有一人多高,围观者惊叹。   如此魄力,曹希舜的剪切事业攀上高峰,订货单源源不断,大连制锁厂、安治川组等都成为他的客户。聚盛德切铁工厂在大连打响名号。仅3年时间,曹希舜便还清了机器购置款,并盖起了两层楼房,即长生街5号。   有了钱,曹希舜仍保持着山东人的勤俭,平时都是一身短打扮,只在某些场合换长袍马褂,并始终与工人在一个屋里吃同样的饭菜。   曹希舜曾想开一个舍饭场,朋友劝止他:“善门易开,善门难闭。”虽然没开成舍饭场,每月初一十五,他都会在门前支大锅舍粥。   老家乡亲也来投奔,大都被安排住在长生街5号后院。不收租金,只让他们自付水电费。曹希舜可以两手并用同时打两个算盘。家乡来人,不论是做工还是学做生意,曹希舜都要求他们学打算盘,每天晚饭后练习完才能睡觉。他告诉后辈,不管眼下用不用,艺不压身。   虽然对打工的乡亲关爱有加,工钱发放却非常严格:包吃包住包用,工钱记账,不发到手中。曹希舜担心妓院、大烟馆等各种诱惑害了年轻人。他总是谆谆教诲:“钱是赚给家中老人的,不是给你们自己花的。等你们回家乡时,账上积累的一笔算清。”   大剪板机惹祸   “在日本殖民时期,你可以做码头卖小米粥的第一人,可以做改良弹棉花机的第一人,也可以把破烂庄做到最好,成为剪马掌的第一人,但如果占据铁加工业首要地位的不是日本人,就有了经济犯的嫌疑。” 曹隽卿认为这台大剪板机给曹家带来风光无限的同时,也触犯了日本人利益,遭到了日本人的妒恨。   一天,有人来通知曹希舜,让他到警察署接受询问。日本警察署相当于鬼门关,不分青红皂白就施以酷刑。曹隽卿的二姐记得:那时父母尚住在老西屋平房,跟孩子们挤在一个炕上。父母一夜没睡,哭完说,说完哭,父亲把所有后事都交代给了母亲。   年轻的韩铭传怕舅父吃不消,替他进了警察署。曹希舜四处筹钱托人,保韩铭传出来。回到家的韩铭传已经被折磨得不成样子,身体日益虚弱。   尽管受到日本人种种打压,聚盛德切铁工厂仍保持良性运转,1939年还在沈阳开办了分厂,由韩铭传负责。也在这一年,韩铭传因受风寒病逝。“如果没有这台大剪板机,父亲的工厂照样可以养家糊口,铭传哥哥和妻女也可以安居一生,只是没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