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的绿色政绩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巴彦淖尔的绿色政绩观.doc

巴彦淖尔的绿色政绩观 “我的农家小院决不和你的楼房换”,万丰村村民语气里有一种自豪。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双河区,有着百年村史的万丰村,经过就地城镇化改造后,简直成了一个世外桃源:背山面水,绿荫环绕,鸡犬相闻,属于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种“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今年以来,巴彦淖尔市以“塞外水城”为主题在央视播出形象广告。这里曾被誉为“八百里河套”和“塞外粮仓”,经过近几年来的产业改造,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塞外粮仓的痛苦挣扎 黄河在进入内蒙古高原后,水流突然变缓,在八百里河套平原内千回百转,留下无数湖泊水系,蒙古语称之为“巴彦淖尔”。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在农业文明时代,河套地区因农耕文明发达被载入史册。但近十几年来,河套似乎被人们所遗忘,在内蒙古的14个盟市里,占据河套平原的巴彦淖尔市经济总量长期排名靠后,城市建设也落后于其他盟市。八百里河套,千万亩良田,比不上鄂尔多斯一个县,巴彦淖尔市财政收入最多时也未超过百亿元。 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对河套百姓而言是利好消息,但对地方财政而言却并非如此。2006年后,农业税被取消,农业不再为地方财政做贡献,对于以农业为主的巴彦淖尔而言,改变发展路径成为政府面对的艰难抉择。一段时间内,巴彦淖尔也曾产生大力上马工业项目的冲动。 “在内蒙古曾经大上煤化工的年代里,巴彦淖尔的干部群众还是守住了底线,要不然塞外粮仓早成了一片烟囱!” 当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辩证地看,在上一个十年发展黄金期,巴彦淖尔的落后,反而不是一种错误,而是一种保护!农业为主的巴盟,农民该富,政府该穷,一旦反过来,环境必受破坏!” 不唯GDP的提出,对于巴彦淖尔来说是一个喜讯。面对1000多万亩优质农田、1000多万亩美丽牧场以及3000万亩森林和湖泊,一味追求GDP增长,事实上是对环境的一种破坏。 转型不能完全转向工业化,在以农业为主的巴彦淖尔也可以有另外的转型方向。经过痛苦的挣扎后,巴彦淖尔选择了绿色发展之路,千万亩良田与千万亩草场是取之不尽的聚宝盆,是百姓富裕的根本。只有依托优质的自然资源,实现天人合一的发展模式才能让巴彦淖尔永远保持活力。绿色有机农牧业、清洁能源、黄河旅游等产业成为巴彦淖尔的主要产业。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悄然投建。 河套文化和优质的自然景观,天然造就了这里的旅游优势,巴彦淖尔要让这里的好山好水产生绿色价值。 经过几年的打造,2014年,巴彦淖尔被列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2015年年初,市长段志强向巴淖尔干部群众宣布:巴彦淖尔在赶超崛起的道路上实现了精彩跨越。 获得称赞的绿色发展模式 位于黄河总干渠边上的巴彦淖尔临河区九庄新村四周环抱着绿树与农田,337户人家住在干净的小区里。全村6个生产小组,1307人组建了鸿德农业合作社,以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农民住宅小区、旅游观光四位一体的模式建设起了新农村。陪同记者而来的双河镇干部介绍说,在巴彦淖尔因地区特色而建的各类新农村数不胜数。市委宣传部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近三年来,巴彦淖尔集中整治、改造192个旧村,11个镇获批国家重点镇,23个镇获批自治区重点镇。 巴彦淖尔的GDP不是第一,财政收入不是第一,但2015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巴彦淖尔2014年全年产粮食66.7亿斤;羊饲养量首次突破2000万只,出栏1090万只,居全自治区第―;有机奶产量达到17.5万吨,占全国一半以上。 巴彦淖尔也有工业,在发展冲动的年月里也上马过化工和重工业项目,但随之开始重视农牧业深加工和绿色能源产业。2014年,巴彦淖尔首个特色农产品葵花籽在渤海交易所上市交易,番茄、籽仁产业被列为国家级外贸转型示范基地,农畜产品出口额达到3亿美元,居内蒙古自治区首位。风电装机累计达到225万千瓦,光伏发电累计达到65万千瓦,风光电占电力装机近60%。 每年从8月份开始,巴彦淖尔市种植的17万亩番茄和9万亩青红椒就会陆续进入采摘旺季,这些农产品由中粮屯河、泰顺、鸣兴等龙头企业加工成番茄酱、脱水菜后,漂洋过海销往国际大市场,主要出口东南亚、中东、欧美等地。全市累计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 155 个、绿色食品 101个、有机产品 18 个,企业已建设“三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360 万亩,其中有机特色种植面积 280万亩。 2013年3月21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履新不足三个月,即来到巴彦淖尔考察,走进田间地头。此次考察给王君书记留下良好的印象,他强调:巴彦淖尔要努力推进农牧业现代化,不断加快富民强区进程,推动传统农牧业新型化,争当全区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排头兵。 时隔一年,2014年4月9日,王君书记再度考察巴彦淖尔,他表示,“变化很快,亮点纷呈”。在了解了九庄新村在“十个全覆盖”上的创新后,王君强调: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