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身边好人感动身边每一个人.doc
“身边好人”感动身边每一个人
发布日期: 2010-07-19 00:00
作者:
高山 赵瑜 姜樾 摄 本报讯 (记者姜樾 赵瑜 实习生王琳)昨天上午,读者和网友代表在“身边好人”见面会上纷纷表达了对好人的崇敬,特别是北方网“身边好人”论坛的网友们,在看过“好人”的故事后,不但在网上追捧,还纷纷加入志愿者行列。同时,部分读者自发组成“身边好人学访组”,走访慰问《今晚报》上刊发的每一位“好人”,希望学到“好人”的精髓。
据北方网论坛板块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该网众多论坛中,“身边好人”论坛已上升到网站论坛第三名,每日跟帖网友络绎不绝,并且每天都有新网友注册。版主“澜姐”告诉记者,在看过“身边好人”的报道后,网友们总会给予高度关注,同时还会发帖把自己看到的好人好事与他人分享,在论坛上掀起了一股“好人风潮”。此外,部分网友还加入了学做“好人”的志愿者团队,他们慰问困难家庭,到照顾多名残疾孩子的“身边好人”孙惠萍家中帮忙打扫卫生。网友志愿者中有不少“80后”、“90后”的年轻人,他们在追捧“好人”的同时,也在学做好人。
“好人”故事在网络上传播开来,读者们也在生活中传颂着好人,一些热心读者甚至从年初就自发组织起“身边好人学访组”。天津市集报协会的王少柱介绍说,学访组的成员大部分是天津集报协会的会员,他们通过报社和社区询问“好人”住址,不管严寒酷暑,都要骑着自行车找到“好人”,零距离接触。在此期间,学访组成员到河东一户有瘫痪病人的“好人”家中慰问,大家凑钱买了400个尿不湿送给“好人”一家。他们还打听到家住鹤友西里的“孝亲学子”,并给生活困难的孩子送去书和文具。学访组河东组组长张慧萍从未间断,已走访了100多位“好人”。学访组成员还告诉记者,他们希望能和每一位“好人”见面,以后在社区展览剪报时,可以向大家讲述真实的“好人”,在他们看来,能为“好人”做好宣传,也是好事。图为与会嘉宾纷纷在争做身边好人条幅上签名。
专家研讨弘扬“好人”精神
发布日期: 2010-07-19 00:00
作者:本报记者 赵瑜 姜樾 高 山摄
刘春雷
杨义芹
王来华
汪洁
刘卫东 昨天的今晚传媒集团欢声笑语,由市文明办、今晚报、北方网联合主办的“读者网友与好人见面会暨身边好人专家研讨会”在这里举行。会上,读者和网友代表与“好人”代表齐聚一堂,来自天津社科院和天津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对“身边好人365”专题报道活动进行了深入研讨。
市文明办副主任刘春雷:让好人的声音传遍社会
好人是民族的脊梁,是社会的阳光,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不可估量。当代好人首先要有一颗好心,要去做好事,要保持常态,这是做好人的三个要素。做好人的核心是一个人的存在要对他人有价值、有意义。
社会需要好人,这是我们的人性决定的。做好人是人的本性决定的,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三十年,在经济上取得了辉煌成就,在精神文明领域我们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就是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奉献他人。想成为好人,要学习好人,有向善之心,见贤思齐;要有爱人、克己、省身的好心;要做奉献了他人、提升了自己的好事,从而达到做了好事感到快乐的好人境界。社会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好人,让好人的声音传遍社会,进而提升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天津社科院《道德与文明》杂志主编杨义芹:榜样要让人没有距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天津越来越重视市民道德素质的提升。树立榜样的目的是让大家都有一个能看齐的目标,如果这个榜样距离普通人太远,往往会失去引领示范作用。“身边好人”定位在“身边”,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这要比距离很远的榜样来得更实在,因而,“身边好人365”专题报道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天津良好的城市形象。
杨义芹建议“身边好人365”系列报道应集结成书,通过照片与文章的结合将距离普通百姓最近的好人榜样的示范作用继续发挥,让年轻的读者传承“好人”精神。天津社科院舆情所所长王来华:“好人”报道贵在真实
这些年,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伴随而来的诱惑也在增加,人们在思想上产生了浮躁、道德意识混乱等问题,因而,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由市文明办、今晚报、北方网推出的“身边好人365”专题报道,充分反映了社会现实。报道的人和事不是说教,每篇都很真实,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深厚影响,也展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扎实效果。这个专题报道使传统的‘仁义礼智信’被重新拾了起来,集中体现了天津人的精神,而这个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
天津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汪洁:社会双向认同感得到增强
“身边好人365”专题报道增强了社会双向认同感,强化了激励作用。做好事的人能够被社会及时认可、赞赏,使这些人感到“做了好事不白做、当了好人不白当。”从而更增加了他们努力做好人的内驱力。同时,广大的受众看到我们的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