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土木建工班工程地质实习辩析.docVIP

广西大学土木建工班工程地质实习辩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 学院:土木工程建筑学院 班级: 建工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实习天数: 4天 实习地点: 南宁、昆仑关、伊岭岩 2015.3.09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实习目的与要求 第二章:实习内容 第三章:实习记录 第四章:个人总结 一、? 实习时间和地点: 2014年12月7日:南宁市横县六景 2014年12月8日:南宁市武鸣县伊岭岩、途中人工剖面 2014年12月9日:南宁市邕宁县昆仑关、宾阳县清平水库 二、? 实习班级: 建工(1)班和(2)班 三、? 指导老师: 金艳丽老师 四、? 实习目的: 通过对南宁市内的六景、伊岭岩、昆仑关、清平水库等地的地质考察,再结合历史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了六景泥盆系剖面地层、岩性和古生物;掌握了伊岭岩的成因、地质构造、岩性和一些自然地理概况;以及昆仑关和清平水库的地形、岩性、水文状况等。 通过对各地的考察,对自然地理环境有了更深的观察,了解各地的地形、岩性等,对以后预防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有了一定的帮助。同时对水库的了解分析,对建库地址的选择条件有了基本的认识,以便以后促进人和自然更和谐的相处。 五、? 实习工具: 铁锤、罗盘、放大镜、扩音喇叭、照相机、地形图、地质图、笔记本 六、? 实习方法: 通过实地观察的形式,听老师、水库内工作人员的的讲解,再经过实际的考察,利用野外实习工具,如铁锤、罗盘等,从地形、岩性、古生物等方面入手,同时结合课文知识,分析六景、伊岭岩、昆仑关、清平水库等的现实状况,对这些地方有了更广泛范围的了解和认识。 七、? 实习意义: 通过野外实习,结合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把我们所学的知识灵活理解,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应用和记忆,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意义。另外,培养了野外实习方法和技能,学会了一定的观察要领和细节,以及提高分析周围自然环境形成原因和过程、各种地质地貌现象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同学们考察地理和各种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和热情,还有增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在野外实习中,了解和掌握了地表形状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重点掌握实习区域的底层、岩石、矿产、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和古生物的主要类型、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对了解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与其防治工作、环境保护和土地开垦、保护生态等有一定的帮助。 八、? 实习内容: (二)典型喀斯特岩溶洞——伊岭岩 伊岭岩位于武鸣县境内,距南宁市郊18公里,因地处伊岭村而得名,又名“敢宫”(壮语),意为宫殿一样美丽的岩洞,并有地下宫殿之美称。洞内形似海螺,深45米,面积二万四千多平方米,游程为一千一百多米,共分八个景区,分别为“双狮迎客”、“空中走廊”、“深山密林”、“山乡新貌”、“海滨公园”、“江山多娇”等。每个景区都各有特色、千姿百态,宛如仙境。 喀斯特地貌有着各种不同的地貌,如石芽、石沟、石林、峰林、落水洞、漏斗、喀斯特洼地、溶洞、地下河等。伊岭岩是一座喀斯特岩溶洞。伊岭岩的形成原因是:伊岭岩溶洞的初期是地下河。由于地下河水对地下河岩石的破坏,使洞穴扩大,以后地壳抬升,地下水位下降,溶洞干枯(这也是我们在伊岭岩最低曾看不到地下河的的缘故)。雨水沿着水平或者垂直的裂缝渗入到石灰岩中,石灰岩发生溶解,溶有碳酸钙的水长年累月沿着岩顶裂缝渗入洞内,经水分蒸发和二氧化碳逸出,碳酸钙沉积,凝结成洞内各种形状的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石花等。(碳酸钙就沉淀,并形成自上而下像悬钟那样的长条形或乳状沉淀物,称为石钟乳(或称钟乳石);当石钟乳下部的水滴到洞底,碳酸钙沉淀则形成竹笋状的突起,称为石笋;当石钟乳和石笋不断发展,最后会连接起来而成为石柱)。并且,有些洞穴形态至今仍然在发。 溶洞通常沿着可溶性岩层层面、节理和断裂缝隙发育的,发育成为大厅和廊道两部分,大厅沿着交叉的断层的汇合处发育;廊道沿着单一的断层带发育。同时伊岭岩溶洞是一个多层溶洞,主要分三大层,中间一层最大,每层之间都相通。在伊岭岩洞穴,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洞中的喀斯特形态,主要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等。这些都是因为碳酸含钙水溶液的溶蚀或者化学沉积形成的。(当地下水充满河道时,通常以溶蚀为主。产生化学沉积的原因是:要是溶洞内碳酸钙的淀积,饱含碳酸氢钙的水溶液沿岩层缝隙渗入洞内,由于压力降低和温度升高,使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部分碳酸钙重新沉淀。)当我们下到最低层时,我们看到了很多类似梯田形状的石埂。水上面漂浮着一层钙膜,那是溶有碳酸钙的水在流动过程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