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类文本复习(2014版) ——鉴赏文段艺术表现特色 徐州睢宁树人高中 陈而千改编 2013届通州期中调研 徐晓航《紫藤》节选 ⑦用化腐朽为神奇来描述紫藤的起死回生并不过分。那堆瘫在庭院里、假山旁、花园长廊上的白骨仿佛有魔力在吹气,在一个春风煦暖的午后,坐在长廊下的硬石凳上,忽然就有人看见紫藤已经变成了少女。她正在向支撑着她全部躯体的回廊宣讲她的教义,她的宗教意义和她柔软的肢体散发出的青春气息,使长廊和假山全然想不起她从前的容颜,那种选择性的认知,使他们觉得她和上一个春天的故事完全地脱离,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版本。于是,他们心甘情愿地相信了她的布道,让自己的肩膀扛起她所有的要求。 描 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景物所 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抒 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2014年江苏省高考说明》典型题示例 《上善若水 》(张笑天) 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 扬一种文化精神?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趟过同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思维, 令人频生感悟。 53.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6分 答: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 借古喻今:借对都江堰的开凿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 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对比、用典、想像、联想、象征、烘托渲染、比兴、点面结合、先抑后扬、以小见大等 2012届南通市第一次调研 史良高《水乡的日子》 水乡的水是一眼望不到边的,一座小小的村庄笼罩在一片水雾与绿荫之中,周围都被一汪绿水紧紧地包围着,泱泱漾漾的河水就从一家家的门前窗下流过。早起盥洗梳头,蹲在伸到水中的麻石上,河水就是一面清澈的镜子。长长的麻石又和女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吧嗒!吧嗒!”的棒槌声每天就是从这一条条麻石上响起,把那一个又一个黎明濯洗得晶亮晶亮。 早起盥洗梳头,蹲在伸到水中的麻石上,河水就是一面清澈的镜子。长长的麻石又和女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吧嗒!吧嗒!”的棒槌声每天就是从这一条条麻石上响起,把那一个又一个黎明濯洗得晶亮晶亮。 参考答案: 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麻石、棒槌),运用比喻、拟人手法,从听觉、视觉的角度描写了水乡女子清晨盥洗梳头的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水乡生活独特的情趣,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2013届徐州打靶卷《苦菜花开》于永军 12.请简要分析第①段的表达特色。(4分) ①春风拂过,苦菜花开。那一株株可爱的小精灵,穿着绿裙,挺着脖颈,扬着金黄色的笑脸,尽情地炫耀着自己的快乐。清香弥漫,那似乎带着苦味的感觉顿时让我想起家乡漫山遍野满沟满坡的苦菜,想起那剜到母亲篓子里的或择洗干净放在菜板上的叶绿根白的苦菜。那是远远近近的记忆,那是深深浅浅的记忆。 12.(4分)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2分)从视觉、嗅觉的角度,(1分)形象生动写出了苦菜的可爱美丽。(1分) 2013届扬州三模 《远处的青山》【英】高尔斯华绥 11.本文第⑷段的描写十分精彩,请分析其表达特色与表达效果。 6分 一只画眉正鸣啭在黑莓丛中,那里叶间晨露未干。轻如蝉翼的新月依然隐浮在天际,远方不时传来熟悉的声籁,而阳光正暖着我的脸颊。张目四望,不管你看看眼前的蜗牛甲壳,雕镂刻画得那般精致,恍如童话里小精灵头上的细角,而且角端作蔷薇色;还是俯瞰从此处至海上的一带平芜,它浮游于午后阳光的微笑之下,几乎活了起来,这里没有树篱,一片空旷,但有许多炯炯有神的树木…… 参考答案:选取青山上代表性的景物,从视觉、听觉、触觉多角度描写,远近俯仰,相映成趣;(2分)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2分)具体生动地描绘出青山上明丽轻快、充满生机的景象,表现重获和平的自由自在、欢欣喜悦。(2分) 2013届南通市 三模《雪中六盘》张承志 12.文章第②段画线句描写了作者前往六盘山途中所见之景,请分析其表达特色。(6分) 白雪使晚暮中的好水两岸依然明亮,干燥的雪在脚下“喳喳”作响,迎接着我们的到来。一路小村瓦顶的高房静静地屹立在庄院一角,切开的山坡上偶有一排废弃的窑洞,仿佛大山的眼睛,含情脉脉地注视着我这个多年前的老友。 选取“白雪”“窑洞”等山中代表性景物(1分),按由下到上顺序(1分),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等角度(1分),运用拟人、比喻修辞手法(2分),展开描写,使人如临其境,语言表达富有感染力(1分)。 2013届南京市三模《最后的山》弗·拉塞尔 12.请赏析文章第六段景物描写的表达特色。(6分) 在刚从乱丛林中出来的我的眼里,这片阳光映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