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古诗鉴赏 第七章 题点保温,题感保鲜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 黄庭坚 凌波仙子生尘袜①,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礬②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注 ①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写洛神飘然行水的姿态。②山礬(fán):本名郑花,木高数尺,春开小白花,极香,叶可以染黄,黄庭坚因其名太俗,改为山礬。 (1)诗的前四句是如何描写水仙花的?请简要分析。 解析 作答时,首先应点出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指出使用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诗歌的前四句,是对水仙本身的描写。诗人将水仙比作“洛神”,上两句写姿态,下两句写心灵,进一步把花人格化,表现了诗人对花的深情。 答案 诗的前四句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来描写水仙花。开头两句用洛神形象来写水仙,把直立盆中不动的花朵比喻成轻盈漫步的仙子,化静为动,化物为人,凌空取神,把水仙的姿态写得非常动人。后两句由写姿态转为写心灵,进一步把花人格化,表现诗人对花有深情,能够看出它有一种“楚楚可怜”之态,像美人心中带有“断肠魂”一样,使人为之“愁绝”。 (2)诗人为什么说“坐对真成被花恼”?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解析 解答本题,关键在于结合诗人对水仙的情感态度来理解“恼”的内在意蕴。由诗题中“欣然会心”及诗歌前四句对水仙本身的描写可知,诗人对水仙花是怀有深情的,他反复欣赏,陶醉其中。而后来心生“恼”意,源于“坐对”过久,寂寞难耐,而这恰恰反映了诗人对水仙花的喜爱之深。 答案 诗人独坐对花,深深为水仙花的含香体素(或:清香洁白的芳韵)所折服、倾倒。因为久坐欣赏,感到寂寞难耐,故说“被花恼”。诗人之“恼”,其实是因对水仙花喜爱太深。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 潘 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1)这首词的首句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析 这类题目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首句,经常回忆起西湖的景色,那时每天都爬上高楼,凭栏向远处眺望,三三两两的钓鱼船,停在湖面上。显示西湖风景十分美好,令作者念念不忘;另一方面,经“忆”字提示,下文便从现实中脱开,转入回忆。接下来一句,由眼前的不懈思念,引出当年对西湖无尽的留恋,用感情带动写景。 答案 ①点明情感,以“长忆”表明作者对西湖念念不忘,同时衬托出西湖风景的美好; ②提示下文,一个“忆”字将作者的思绪从现实拉入到对当年生活的回忆。 (2)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解析 下阕两句,继续写当日楼上见闻,前一句写声,“依约”是隐约、听不分明的意思,摹笛声渺茫幽远、似有若无的韵致;后句写形,用“忽惊起”状白鸟(即白鹭)翩然而逝、倏然而惊的形态,色彩明快,颇具情味,朴实的白描中透出空灵。“别来”二字将思路从回忆拉到现实。“闲整钓鱼竿”不仅应上阕之“钓鱼舟”,而且以收拾鱼竿、急欲赴西湖垂钓的神情,衬托忆西湖忆得不能再忍耐,亟想归隐湖上的念头。词之下阕,营造出钓翁渔隐出没的寥廓苍茫的背景,寓情于景,寄托了作者的“出尘”思想。 答案 ①“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借景抒情,通过描写从芦花荡里隐隐约约传送出来的渺远的笛声,忽然惊起栖息在芦花荡里的白鸟,从而衬托出环境的清幽、空旷、辽远,表达了作者对此境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②“闲整”“思入”两个动词把作者收拾鱼竿、急欲赴西湖垂钓的动作、心理形象地表现出来,衬托了作者忆西湖忆得不能再忍耐、亟想归隐湖上的心情。 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滁州西涧①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淮中晚泊犊头② [宋]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船风雨看潮生。 注 ①《滁州西涧》作于德宗建中二年,当时诗人正在滁州刺史任上。②苏舜钦曾被诬陷,削籍为民,流寓苏州。此诗系诗人回苏州途经淮中时所作。 (1)请从景与情两方面对《滁州西涧》的前两句进行赏析。 答案 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幽草,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品格,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 (2)两首诗分别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诗作简析。 答案 韦诗体现了诗人超逸脱俗、恬淡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x VIP
- 外研版五年级上册英语Module6-01Unit1课件.ppt VIP
- 基于世界技能大赛技术规范的货运代理沉浸式模拟训练研究.pdf VIP
- 家居平面图设计方案介绍.pptx VIP
-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道德与法治试题(word版 有答案).docx VIP
- 螺旋离心泵设计.doc VIP
-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道德与法治试题(word版 有答案).docx VIP
- 6T厨房管理课件.pptx
- 每日听书《我有自己的宇宙》导读.pdf VIP
- 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试题附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