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浩然正气:孟子(1) 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 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了解孟子由仁到义的过程。 熟悉“义”的内涵与意义。 掌握孟子的“仁政”思想。 浩然之气:孟子 之一 我们读孟子,可使懦夫廉,顽夫有立志。 ——林语堂 孟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如柏拉图之在西洋历史,其气象之高明亢爽亦似之。 ——儒学大师 冯友兰 雄浑刚健的大丈夫 :孟子 孟子在中国的影响力和地位仅次于孔子。因此孟子被誉为儒家“亚圣”,后代常以“孔孟”并称。 如果说孔子具有让人高山仰止的博大圆融的圣人风范,那么孟子则表现出催人奋发的雄浑刚健的大丈夫气概。 《孟子》一书,以其雄辩的文风、浩然之正气,两千年来激发了无数志士仁人为了崇高的理想而奋斗不息。 雄浑刚健的大丈夫 :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一前289)。名轲。战国时代邹国人,出生于没落贵族之家。 母亲姓仇,父亲孟激,字公宜。远赴宋国游学求仕,结果客死在异乡。 孟母“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等教子故事,也成为千古美谈。 雄浑刚健的大丈夫 :孟子 15岁就学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受业子思之门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是孔子的第四代弟子。 经过刻苦钻研,终成儒学大师。40岁时邹穆公闻其贤而举为士人,从此开始了济世利民的政治生涯。 雄浑刚健的大丈夫 :孟子 为了行仁政于天下,孟子自44岁起周游于齐、宋、滕、魏等诸国。 孟子于61岁时返邹。孟子一生试图说服诸侯们实行“仁政”,可没有人愿意将他的主张认真地加以施行。 孟子转而著书立说、教育后学,与万章等完成了《孟子》七篇的撰述工作。将其仁政理想寄托于后学。 1.大时代与大丈夫 县令不请士,郡守不迎师,群卿不揖客,将相不俯眉。(杨雄《解嘲》)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孟子》)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论语》) 1.大时代与大丈夫 戒乎戒乎!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孟子》) 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孟子》) 1.大时代与大丈夫 天下有达尊三(《孟子》) 爵一,齿一,德一(《孟子》) 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孟子》) 辅世长民莫如德。(《孟子》) 1.大时代与大丈夫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孟子》) 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孟子》) 1.大时代与大丈夫 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孟子》) 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孟子》) 1.大时代与大丈夫 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孟子》) 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孟子》) 1.大时代与大丈夫 何畏彼哉?(《孟子》)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 1.大时代与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孟子》) 浩然之气:孟子 之二 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原弘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大小。 ——北宋文学家 苏辙 2.民为贵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 2.民为贵 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3.人性善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 水无有不下,人性无有不善。(《孟子》) 3.人性善 言人之不善,其如后患何?(《孟子》)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 浩然之气:孟子 之三 在那样现实的时代环境中,孟子始终为人伦正义,为传统文化的道德政治,奔走呼号,绝对不受时代环境的影响,而有丝毫转变。所以,他所继承孔子的传统精神,以及中国道德文化政治的哲学观念,和孔子的文化思想一样,也成为由古到今,甚至将来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著名学者 南怀瑾 4.由“仁”到“义” 仁者,人心也;义者,人路也。(《孟子》) 仁者,人之安宅也;义者,人之正路也。(《孟子》) 4.由“仁”到“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5.王道:仁政理想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孟子》)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吉林省中药软片炮制规范.pptx VIP
- 名著阅读《湘行散记》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共9页).docx VIP
- 《白洋淀纪事》阅读测试题含答案(推荐).docx VIP
- 必考名著《白洋淀纪事》导读+知识点汇总.pdf VIP
- CQJZDE-2008 重庆市建筑工程计价定额.docx VIP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选读《湘行散记》导读.doc VIP
- 重庆市建筑工程计价定额CQJZDE-2008.doc
- 部编版七上语文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白洋淀纪事》、《湘行散记》知识点练习(含答案).docx VIP
- 超星尔雅学习通《大学生劳动教育》章节测试含答案.docx VIP
- 七年级上册名著《湘行散记》知识点+习题(共12页).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