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1. 工业废水:各种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包括工艺过程用水、冷却水、烟气洗涤水、设备、场地清洗水以及生产废液等 特点:成分复杂、含量变化大、毒性强、净化处理困难 3.农业废水:农作物栽培、牲畜饲养、食品加工过程中排出的污水和液态废物 特点:含氮、磷高,成分主要为微生物、化肥、农药、不溶解固体和盐分 第四节 水体自净与水环境容量 水体自净 受污染水体经过水中物理、化学与生物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逐步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 什么时间开始? 废水一旦进入就开始,由弱到强直至稳定 水体的自净作用 河流的自净作用是指河水中的污染物质在河水向下游流动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 根据净化机制分为三类 物理净化: 稀释、扩 散、沉淀 化学净化: 氧化、还 原、分解 生物净化:水中 微生物对有机物 的氧化分解作用 水体自净 特征: 污染物浓度逐渐下降 污染物毒性降低 重金属:溶解态→被吸附→不溶性化合物→底泥 复杂有机物→简单有机物 不稳化合物→稳定化合物 溶解氧经急剧下降→ 最低点→缓缓上升 生物种群趋于正常分布 废水在水体中的稀释与扩散 稀释机理:推流和扩散 水体的混合稀释 河流:流量与废水量之比 水文条件 湖泊:水流方向、风向、风力、水温 水体生化自净 水体中氧的消耗和溶解 影响溶解氧的因素: 再充气过程 光合作用 呼吸 有机废弃物的氧化作用 氧垂曲线公式 氧垂曲线 耗 氧 与 复 氧 作 用 耗 氧 与 复 氧 作 用 三阶段: 易氧化有机物被化学氧化分解 生化氧化分解 含氮有机物的硝化过程 水体中细菌的死亡 促使细菌死亡的原因 水环境容量 定义:一定水体在规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 因素 水体特征 污染物特征 水质目标 土壤的净化作用 第五节 水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水质净化和水污染控制工程的主要任务 研究控制水体污染 保护和改善水环境质量 合理利用水资源 提供不同用途和要求的水 工艺技术和工程措施 给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地表水 地下水 不同工业 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工业废水(Industrial Wastewater)的含义和分类 定义:指工业企业各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和排放的废水。 包括:生产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两大类。 生产污水(Production Sewage):指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被有机或无机性生产废料所污染的废水(包括温度过高而造成热污染的工业废水)。 生产废水(Production Wastewater) :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但未直接参与生产工艺,只起辅助作用,未被污染物污染或污染很轻的水。(如冷却水) 水环境日益污染严重——工业生产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和低效率 我国淮河流域污染:每年有15 X108m3工业废水排入淮河流域(包括造纸、化肥、皮革、酿造等小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年排放COD负荷达150 X104吨,致使流域内80%的干支河流变黑发臭,47.6%的河段不符合渔业用水标准。 目前全国532条主要河流有82%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些主要是由工业废水造成的;流经全国42个大城市的44条河流,有93%受到污染。 解决废水问题的主要原则 改革生产工艺,推进清洁生产,减少废物排放 重复利用废水 回收有用物质 对废水进行妥善处理 合理选择处理工艺 ?什么叫清洁生产?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指出:“所谓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同时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的生产亦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今后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 废水处理程度的确定 按水体的水质要求 按处理厂所达到的处理程度 考虑水体的稀释和自净能力 根据污水处理程度 一级处理 只去除漂浮物和易沉物,使城市污水排入水体时不致立即出现不洁现象。 二级处理 去除漂浮物和易沉物外,进而稳定污水中的有机物,基本上消除污水的耗氧性能。使水体接纳污水后不至于出现严重缺氧情况,水体生态系统将基本上维持原有的平衡状态。 深度处理 降低出水中的氮、磷化合物浓度。 根据污水处理原理 物理方法 格栅、筛网、过滤、沉淀、气浮、离心分离、膜分离等 化学方法 混凝、中和、化学沉淀、氧化还原、消毒、电解 物理化学 吸附、萃取、离子交换 生物处理 * * 第一节 水质指标 物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5章12桔梗、龙胆、夹竹桃、萝藦、木犀、忍冬、石竹、玄参、马兜铃.ppt
- 第33节结构试验数据的采集和测量仪器.ppt
- 第八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练习.ppt
- 第八章水位测量新.ppt
- 第二章+大地测量学.ppt
- 第二章草坪建植210,9.ppt
- 第二章稻米加工1.ppt
- 第二章结构试验的加载设备.ppt
- 第九章冰和冰水流的地质作用.ppt
- 第七讲控制装置设计.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