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中西医温病重点整理
题型:选择(30分)-----单选50题,每题0.5分
多选5题,每题1分
填空(20分)——10题,每题2分
名词解释(10分)——5题,每题两分(包括一个病名解释)
简答题(10分)——2题,每题5分
问答题(20分)——2题,每题10分
病例分析题(10分)——1题
病例分析题:温热类(风温、春温、暑温) 湿热类(湿温)
包括诊断、辩证、分析症状、治则、处方、药。证型以课本为准。
1、诊断:从舌像、脉象上区分温热类、湿热类(若为湿热类只能是湿温,其他没学不考)
2、辨别温热类(风温、春温、暑温)
⑴从发病季节上看:暑温发病7-8月份,春温发病3-4月份,风温一年四季皆可发病
(湿温也是7-8月份)
⑵看初起表现:春温病是里热证,暑温病是气分证,风温病有表证
3、辩证分型:简洁、看下PPT
4、分析症状:相似症状可以一起分析
5、强调不要留空
一、总论部分:
1、P1.温病学的概念: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断和防治的一门临床学科。因其辨证体系又是临床各科的基础之一,故现将其和伤寒、金匮同归于临床基础学科。
2、温病学发展概况:战国—晋唐时期(萌芽阶段)
宋—金元时期(成长阶段)
明清时期(形成阶段)
其中,明清时期(形成阶段)要掌握:
⑴明末医家吴又可出我国第一部传染病专著《瘟疫论》
⑵温病四大家及其代表著作:
叶天士 ——《温热论》是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 创立了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
薛生白——《湿热病篇》是专论湿热性温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的著作,进一步丰富了温病学内容。
吴鞠通——《温病条辨》是后世学习温病学必读之书,创立了温病三焦辨证、三焦分治大法
王孟英——《温热经纬》
另外:看下表格概括P3 表1成长阶段主要医家学术观点概括
P5 表2明清时期温病学主要成就概括
3.P7.温病的概念: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证,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病因 ---- 感受温邪,主症 ---- 发热,病机 ----易化燥伤阴)
4.温病的特点: (一)致病因素的特异性
(二)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三)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
(四)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其中,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即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分为四个方面:
1.起病急骤,来势较猛,传变较快,变化较多
2.发热是温病必有之症,而且多数热势较高。
3.易内陷生变,出现动血发斑,动风闭窍等危重证候。
4.病程中都有阴虚,易耗伤阴液
(Ps:以上两题都可能出简答题)
5、温病的范围(命名原则)P9.第一段倒数4行(重点看下)
温病命名主要根据发病季节、四时主气、病侯特点而确立。
发病季节:春温、秋燥、冬温;
四时主气 :风温、暑温、湿温、秋燥
发病特点:大头瘟、烂喉痧
流行特点 :伏暑、暑燥疫、湿热疫
6、温病的分类P9.
1.以性质分类(临床证候或病因是否兼挟湿邪 )分为:
1)温热类温病 ---- 纯热无湿
2)湿热类温病 ---- 有热有湿
2.以初起见证分类(初起是否有里热见证 )分为:
1)新感温病
2)伏气温病(伏邪温病)
(二)杂气学说
1.“杂气”是有别于六气的一种物质
吴氏认为温疫的病因与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及不正之气无关,提出了崭新的温疫病因新说——“杂气论”。
2.“杂气”致病的传染性、流行性和散发性
3. “杂气”致病的特异性、部位特定性、偏中性
1)特异性
即“杂气”是多种多样的,某种杂气只能引起某种疾病,不同的杂气引起的疾病不同。
2)部位特定性
是指杂气(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以有选择性地导致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发病。
3)偏中性
是指有的杂气只能导致这一种属的动物发病,而不会导致那一种属的动物或人发病;有的杂气只能导致人发病,而不会导致动物发病。
7.P12温病病因包括7种病邪:(填空)
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温热病邪、温毒病邪、疠气
其中要掌握:⑴7种病邪的名称
⑵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温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⑶温毒病邪的致病特点(①攻窜流走、②蕴结壅滞)
风热病邪
1. 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2. 易化燥伤阴
3. 变化迅速
暑热病邪
1. 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
2. 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
3. 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
4. 易于兼挟湿邪,郁阻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温病的治疗简单版剖析.ppt
- 温病条辨背诵条文剖析.doc
- 温病条辨叙剖析.ppt
- 温病学第六章剖析.ppt
- 温病学讲义-刘景源剖析.doc
- 温病学期末复习资料超级完整剖析.doc
- 温病学期中复习剖析.doc
- 温病学试卷3剖析.doc
- 温病学填空剖析.doc
- 温病学中篇剖析.ppt
- 人工智能辅助下的游戏化教育资源动态难度调整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材料员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 《精神分裂症家庭心理支持服务满意度与心理健康改善关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化学课堂中实验探究活动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设施蔬菜智能化栽培环境调控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探究初中生作业量与学习压力、家庭支持关系的关联性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学生数字素养评价的中学信息化课程资源整合与创新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急性四肢损伤后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农业产业升级——智慧农业精准化管理市场前景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乡村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空间布局研究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检测单位各部门岗位职能职责.doc VIP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公安机关招聘留置看护警务辅助人员1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模电教案-李国丽.doc
- 2023版中国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诊治共识PPT课件.pptx VIP
- 证监会现场核查工作底稿-A股首次公开发行IPO保荐底稿.docx VIP
- UIC513-1994铁路车辆乘坐舒适性评估.pdf VIP
- 2025年医学课件-右心声学造影.pptx VIP
- 企业内部控制培训课件完整版(164页PPT).ppt VIP
- 2024年秋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全册课件:Unit 7.pptx VIP
- Unit 6 A day in the life Section B (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