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1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孙莉剖析.ppt

文言句式1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孙莉剖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六艺经传皆通习之,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奚惆怅而独悲。 3.舞榭歌台,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5.汩余若将不及兮,_________________。 6.聊乘化以归尽,____________________。 7.将子无怒,__________。 8._______,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句式,牢记典型例句。 2、把握句式规律,准确翻译。 你还记得这些是什么特殊句吗? 1、君何以知燕王?( ) 2、宋何罪之有? ( )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4、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 ) 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次非刺蛟 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 次非刺蛟 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 * 被动句、宾语前置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四种,另外,古汉语的固定句式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省略+被动 判断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   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   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被动句 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①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翻译下面句子: ③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被动。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注意下面句子: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④重为乡党所笑。 wéi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信而见疑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翻译下面句子: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动,它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可译为“我”。如: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2、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1、诚请见教。 2、望见谅。 3、请勿见笑。 诚挚地请求教导我。 希望原谅我。 请不要讥笑我。 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①戍卒叫,函谷举 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③城陷而虏 ④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4、用介词“被”表被动 5、无任何标志,根据句意判断 被动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被动。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4、用介词“被”表被动。 5、动词本身表被动。 请圈出下列被动句的被动词: 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2、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4、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5、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6、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7、如姬父为人所杀。 8、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⑴大王来何操? ⑵沛公安在? ⑶客何为者? 下列句子该如何调整成现代汉语形式,归纳句式特点。 结论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宾语前置。 · · · ⑷忌不自信。 ⑸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⑹古之人不余欺也。 结论二:

文档评论(0)

338945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