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201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和“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说明:
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请将第I卷选择题部分的答案涂在第II卷答题卡上。
3.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1-2题。
1.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土地盐碱化.大气污染
.森林破坏.温室效应
2.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差异性
.开放性 .同一性
A.发展阶段 B.发展速度 C.发展方向 D.生活特点
4.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成因的特殊性有 ( )
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 ②地表植被遭到破坏;
③黄土土质疏松; ④降雨集中,多暴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生物措施是治理水土流失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哪个地形部位可以忽略该措施( )
A.黄土沟坡 B.黄土峁地区
C.黄土沟谷底部 D.黄土墚地区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倍受世界关注。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6—8题。
6.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原因是 ( )
A.水土流失严重 B.农业基础薄弱
C.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D.自然资源不足
7.我国政府为了推动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保护西部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
③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③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8.我国政府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主要是为了 ( )
A.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交流 B.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地区差异
C.宏观调控,微观搞活 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
我国古代道教就有“天地与我共声,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庄子·齐物论》)。据此回答9—11题。
9.“天地与我共声,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 ( )
A.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地相关论思想 D.人地伙伴论思想
10.这种人地关系用为一种理论得以大家的公认,始于 ( )
A.古希腊时代 B.我国春秋战国时期
C.18世纪6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11.下列有关该人地关系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产生于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农业社会鼎盛时期
B.是一种能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论
C.倡导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切忌试图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D.核心思想是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力
新疆地处内陆,有许多独特的地貌景观。据图,回答12~16题。
图Ⅰ
12.在A地最常见的地貌景观是图Ⅱ中的 ( )
A.甲 B.乙 C.丙 D.丁
图Ⅱ
13.图Ⅰ地区的聚落多分布在图Ⅱ中的哪类地貌类型上 ( )
A.甲 B.乙 C.丙 D.丁
14.解放以后,我国对B地古城、湖泊的多次考古和科学考察表明 ( )
A.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
B.荒漠化完全是战争、瘟疫等人为原因造成的
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的主因
D.荒漠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
15.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是 ( )
A.全球变暖 B.森林破坏
C.土地生产力日益丧失 D.臭氧空洞
16.防治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 ( )
A.扎设草方格沙障固沙 B.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
C.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 D.改善荒漠局部小气候
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耗费巨资移植大树进城。据统计移植大树的成活率不超过60%。据此完成17—18题。
17.移植大树成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病虫害防治不力 B.移植过程中受损伤
C.生存环境改变 D.人为破坏严重
18.大量移植树木对树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
①加剧水土流失 ②诱发地质灾害 ③增加酸雨频率
④影响生态群落 ⑤增加地表水的下渗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地理试卷(一)课件.pptx VIP
- 关于烹饪的策划书3.pptx
- 广州市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文本+图纸).pdf VIP
- WALL·E《机器人总动员(2008)》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pdf VIP
- LDT 99.13-2008 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市政工程-维修养护工程.docx
- 实验报告之spss频数分析.docx VIP
-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可打印).docx
- 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整理版).doc
- 某小区高楼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设计.docx
- 教育智能化AI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影响培训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