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院糖尿病药物使用及思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我院糖尿病药物使用及思考.doc

浅析我院糖尿病药物使用及思考   摘要:通过了解各种常用抗糖尿病药物的作用,促进基层医院利用这些药物的特点更加合理的使用,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和控制功能,并思考基层医院抗糖尿病的药物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糖尿病合理用药思考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164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121-01   目前,胰岛素及其他影响血糖的药物研制开发进展迅速,我院常用的品种较多,下面分别来看:   1常用胰岛素药物   根据胰岛素作用时间长短分类如下:   1.1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包括门冬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赖脯人胰岛素类似物(优泌乐)、门冬胰岛素(诺和锐)餐前注射吸收迅速,持续时间短,用药时间灵活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通常与中效或长效胰岛素合并使用。   1.2短效胰岛素(速效胰岛素,RI):是指将结晶型胰岛素制成酸性或中性pH值的溶液后供治疗用。可在病情紧急的情况下静脉输注。又称为可溶性胰岛素,正(常)规胰岛素等。普通胰岛素或中性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R和优泌林R。   1.3中效胰岛素(低精蛋白锌胰岛素,NPH):常用制剂是低精蛋白锌胰岛素。诺和灵N和优泌林N。   1.4长效胰岛素:常用精蛋白锌胰岛素。3―4小时起效,作用高峰14~20小时,持续约24~36小时。每天注射一次或两次。   1.5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常用甘精胰岛素。注射后3~4小时起效,无峰值,维持24~36小时,每天注射一次即可。   1.6预混胰岛素:“双(时)相胰岛素”,是只含有两种胰岛素的混合物,使用方便,注射次数相对少,但由于是预混,混合方案有限,有些混合要求难以达到。如诺和灵30R、诺和灵50R、优泌林70/30。   2常用口服降糖药物   2.1促胰岛素分泌剂。   2.1.1磺脲类:包括优降糖、达美康、格列吡嗪等多种药物,此类药物选择性作用于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还能增强外源性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加强胰岛素的受体后作用。副作用低血糖症最常见也最危险,有体重增加的可能。   2.1.2非磺脲类促胰岛素泌剂(餐时血糖调节剂):临床常用瑞格列奈(诺和龙)(0.5mg、1mg、2mg)、那格列奈。为甲基甲胺苯甲酸衍生物,与胰岛β细胞膜外依赖ATP的钾离子通道上的36KDA蛋白特异性结合,不进入β细胞内,通过关闭β细胞膜ATP-依赖性钾通道,使β细胞去极化,打开钙通道诱导β细胞分泌胰岛素。   2.2胰岛素增敏剂。   2.2.1双胍类:常用二甲双胍。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促进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糖原的异生和分解而达到控制血糖水平,并且可降低体重,尤其是肥胖2型DM患者。二甲双胍每次500mg,每日3次,应用较为安全,很少发生乳酸酸中毒等副作用[3]。肾、心、肝功能衰竭、酒精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前期等均禁用。   2.2.2噻唑烷二酮类:主要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而控制血糖水平,其作用机理为激活脂肪骨骼肌和肝脏等胰岛素所作用组织的PPARγ和受体。从而调节胰岛素应答基因的转入控制血糖的生成、转运和作用。并减轻了胰岛β细胞的负荷[8],还通过减少脂毒性作用,发挥对胰岛β细胞的直接保护作用。   2.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此类药物可抑制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使葡萄糖的生成和吸收减缓,从而减低餐后血糖峰值,调整血糖水平,减少血糖对胰腺的刺激,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保护胰腺的功能,有效预防并改善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该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胀气和腹泻,小剂量开始使用可减轻其不良反应。   3降糖药物的临床使用   3.1根据病情特点应用:①根据是否肥胖选药:肥胖者可选二甲双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或TZDs;不肥胖者可选促胰岛素分泌剂或胰岛素。②根据血糖水平选药:空腹或餐后血糖均高者可选磺脲类或双胍类;餐后血糖高者可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格列奈类;空腹血糖15mmol/L者可先选胰岛素治疗,待血糖控制后改用口服降糖药。③根据肝、肾功能选药:肝功能不全者禁用TZDs,并慎用其他口服降糖药;肾功能不全者可选格列喹酮、格列奈类;肝、肾功能均不全者则选用胰岛素。   3.2适宜联合使用的降糖药物: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联用比任一单药治疗效果好,降低单药治疗的继发失效率;二甲双胍和格列奈类联用降糖效力与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联用相当;二甲双胍和格列酮类联用与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相比,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功能;磺脲类和(或)格列奈类+α-糖苷酶抑制剂。   3.3不宜联合使用的药物。双胍类和列奈类合用,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增加;α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