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跨文化交际中词义的不完全对应及其归化翻译.doc
跨文化交际中词义的不完全对应及其归化翻译
摘 要 本文通过汉英语言对比分析跨文化交际中词义的不完全对应,着重探讨在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策略,即归化,旨在明确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同时增进人们对汉英词义差异的了解,促进跨语言、跨文化的翻译交际。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词义 不完全对应 归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Not Entirely Correspond Meaning and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LI Ya
(Chongqing Nanfang Translators College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120)
Abstract This paper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does not correspond exactly to the meaning, and focuses on strategies for dealing with cultural factors in translation, that naturalization, clearly aimed at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factors in translation, as well as increase awareness of the Chinese-English and understand the meaning differences, and promote cross-languag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Key word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word meaning; not entirely correspond; domesticating
1 汉英词汇的不完全对应及归化译法
1.1 汉英词汇的指示义不完全对应
中西方就衣、食、住、行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而汉语中许多涉及物质文化的词难以找到完全对应词,如饺子(jiao zi, dumplings)、麻婆豆腐(Mapo Tofu, stewed beancurd with minced pork in pepper sauce)、轿子(jiaozi, sedan chair)。这些汉语特有的文化词很难在英文中找到完全对应词。此外,中西方在社会文化方面、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差异明显。一个民族特有的物质环境、社会结构、精神信仰等首先通过这个民族的词汇表现出来。中国深受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信佛、拜菩萨,而西方人对God顶礼膜拜,信耶稣基督,除宗教文化差异巨大之外,汉语和英语中亲属称谓有别,比如汉语中称父亲的哥哥为伯伯,父亲的弟弟为叔叔,母亲的兄弟为舅舅;而英语中uncle就表示汉语中的伯伯、叔叔、舅舅、姨夫。
1.2 汉英词汇的联想义不完全对等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反应,诚然,对同一事物的联想意义也就不尽相同。这是由地理条件、意识形态,尤其是思维习惯的差异所造成的。英语中,蔷薇、玫瑰、月季都是一个词rose,象征着美丽和爱情。苏格兰著名诗人罗伯特·彭斯在其代表作《一朵红红的玫瑰》中将其崇拜的偶像比喻为红红的玫瑰并表达出了他浓浓的爱意。玫瑰象征美好爱情,玫瑰虽好,却是带刺儿,英语中a thron rose表示imperfectness。而汉语中带刺的玫瑰暗指女性冷若冰霜、难以靠近;铿锵玫瑰将女性比作玫瑰,取其娇艳、馨香、美丽之意。铿锵是象声词,有响亮、激越、向上的含义。两个分别蕴涵着阳刚与阴柔的词在中国女足身上实现了完美结合。
春与Spring是一年四季之首,万物生长的季节。春让人联想到幸福欢乐、青春活力。英国著名抒情诗人雪莱曾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歌颂春天,歌颂美好的未来。但在汉语中,春还表示爱,比如春心荡漾(Desire for love),此外,春秋已高、春秋正富,春表示年岁;春秋已高表示年事已高(being advanced in years);春秋正富表示年纪不大,正是好时候(in the prime of youth),而在英语中spring并无此意。
中英文化的差异使同一动物词有不同的内涵,给人带来的联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