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去的运营商.doc
老去的运营商
2013年岁末,三大运营商突然集体遭遇“离职门”:最先被媒体爆料的是中国联通市场经营部原总经理周友盟,接着是周友盟的部下江大君,将这出戏码推上高潮的则是中国联通原副总经理李刚,通信业标杆性人物之一,在广东移动时捧红了“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等多个知名品牌,同时也缔造了广东移动“一天赚一亿”的神话。
除了联通高管密集出走外,中国电信天翼终端公司原总经理助理何宁、安徽移动信息技术部原总经理包文菖也都纷纷辞职,而这些“体制内人”无一例外都选择了民营虚拟运营商。
实际上,虚拟运营商高薪延揽只是运营商内部人才集体出走的导火索,电信运营商的“金饭碗”早就成了“铜饭碗”、“铁饭碗”。除了高科技白领沦为通信民工风光不再之外,更为严峻却又无奈的现实是,电信业在与互联网的对垒中被空心化、边缘化、低值化,无可避免地成了一个尴尬的老人。
4G乱象
5年前3G发牌时,谁也不会料到变宽的无线管道不但催生了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不断壮大的OTT还摇身一变成了运营商的“掘墓人”。
转眼4G已来,虽未规模商用,乱象已然丛生。尽管4G牌照已经在去年底发放,但其中的“不公”业内人士心知肚明。为了扶持国产技术标准,工信部率先给三大运营商发放TD-LTE牌照,等于关闭了电信、联通背靠3G技术优势赶超中国移动的时间窗口。
在技术标准的的选择上,联通继承全球主流技术WCDMA应当演进到FDD-LTE,而中国电信的CDMA网络则面临着彻底推翻重来并以一己之力构建产业链的巨大挑战。这三张TD-LTE牌照对联通、电信而言味如鸡肋。
中国移动在经过5年的沉寂之后,终于等来了扬眉吐气的一刻。不但在去年12月18日发布全新商业主品牌“和”,而且4G网络建设快马加鞭,2013年年底前,中国移动向北京、杭州等13个城市的客户提供了4G服务;到今年年中,预计100个城市将具备4G商用条件;至今年年底,超过340个城可提供4G服务。
移动的4G声势让其他两家运营商备感压力。中国电信自去年12月始移动用户增长立刻呈现疲软,当月移动新增用户仅仅11万,到今年1月份3G用户仅新增3万,移动用户前所未有流失80万,业界一片哗然。
电信坐不住了。在网络、终端条件完全不具备的情况下,中国电信在情人节当天正式宣布4G商用,而推出的业务仅仅是数据卡套餐。中国联通亦采取营销先行的策略大打广告,罔顾网络、终端等条件是否齐备。
事实上即便高调如中国移动,其4G语音问题亦没有得到完全解决。现阶段,LTE语音解决方案包括CSFB、双待机、VoLTE三种。其中,前两种方案虽然技术实现不一样,但共同特点是数据业务承载于LTE网络,而语音业务承载于2G、3G网络。在2013年GTI亚洲大会上,中国移动宣布2014年将实现VoLTE全网商用,双待机和CSFB(CS Fallback,语音回落到电路域)将作为语音过渡方案。
所以一个颇为尴尬的现状是,中移动与苹果公司不久前合作推出的iPhone5s和iPhone5c采用的是CSFB语音方案,但此方案只是过渡,未来的终极解决方案是VoLTE,消费者将不得不再次更换终端。
而虚拟运营商的出现,使本就纷乱的4G市场更加火上浇油。
虚拟运营商不但把手伸到了自家的地盘上招揽生意,甚至连人都一锅端。除了引人瞩目的集团高管不断出走之外,中层骨干更是流失严重。中国移动集团业务支撑部经理宁宇透露,他本人就接到了不下10个猎头电话。
小伙伴亟转型
4G毫无疑问拉动了通信产业的新一轮投资需求,产业链条的每个环节都将受益。但以往围绕着运营商做生意的小伙伴们清楚地知道,是时候寻找新商机了。
华为与爱立信,前者转向企业和消费市场践行“云管端”战略,后者则在更广阔的网络连接和数字洪流中谋求盈利之道。2013年两者均交出了一份靓丽的财报。
1月15日,华为公司发布预期称,2013年全球销售收入将达到2380亿-2400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增长约8%。营业利润预计将达286亿-294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率提升约3个百分点。
据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介绍,华为构筑的全球化均衡布局使公司在运营商网络、企业业务和消费者领域均获得了快速发展,其中企业业务销售收入超过15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3%;消费者业务销售收入超过540亿元,同比增长约18%。
1月30日,爱立信发布2013年财报称,2013年实现销售额2274亿瑞典克朗,销售额同比增长5%。2013年净收入122亿瑞典克朗,2012年全年净收入为59亿瑞典克朗,同比增长106%。爱立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卫翰思(Hans Vestberg)表示,2013年公司采取了一些重要举措,旨在新的和有针对性的关键领域树立行业领先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