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动荡之下,艺术市场是好是坏?.docVIP

经济动荡之下,艺术市场是好是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济动荡之下,艺术市场是好是坏?.doc

经济动荡之下,艺术市场是好是坏?   即便有了奥斯卡影帝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捧场,3月22日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 in Hong Kong,以下简称为“ABHK”)预展也没有了自2013年以来的热闹劲头。开幕发布会上,一个女记者的提问更呼应了近来被人不断讨论的话题―“中国经济下行,这届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如何面对?”   全球最大的拍卖行苏富比和佳士得的说法可能是最好的回答。两家拍卖行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艺术市场近年的繁荣已达到了巅峰。它们2015年的业绩均比此前有所下降,而且是过去5年来第一次两家公司都没能实现增长。   在线艺术品交易和研究平台artnet的数据显示,艺术市场连续6年高达13%的年增长率在2015年停止了。拍卖行是艺术市场的二级市场,但这些声音实际也反映了作为一级市场的画廊的波动情形。   进入艺术市场30余年的画廊经营者、曾是香港苏富比高管的李亚俐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去年夏天金融风暴来临时,在上海,我们明显感觉到整个市场忽然沉寂了,一点声音都没有。”她说的金融风暴,指的是中国股市一年前的剧烈动荡。   “预展的确没有刚开幕那两年那么火爆了。”白立方画廊的Georgie Wimbush同样留意到这一点。长征空间的展览总监李欣格倒不那么在乎这点,“2014年我自己作为参观者来过。比较起来今年的VIP预展人数上要少一些,但我认为这不会带来什么本质的影响。”   这听起来有点像是艺术从业者的自我鼓励,毕竟谁也不想让繁荣那么快就真正过去,而且中国藏家一再打破艺术品购买纪录的情景似乎才刚刚发生。他们巡回于全球各个重要的博览会,才刚刚进场。   画廊主也因为想和这些新买家谋面而活跃于各个博览会。《纽约时报》曾描述,“艺术博览会能让你在最短时间内看到最多的画廊和交易商。你在画廊里可能找不到画廊主,他们或者正忙着接电话。但在博览会上,你可以与他们攀谈,这是鉴赏、询问和学习的黄金机会。”   这番话实际上更适用于想在短短两天内见到10个以上不同国籍和风格的藏家的画廊主。这些博览会除了提供当天的成交量,还让各方能够就资源互通有无。强大的博览会可以吸引到全球最好的画廊与藏家,实现最优质资源的互换。   “巴塞尔艺术展是到目前为止最好的博览会。”李亚俐于2010年投入龙门雅集的运营中。与她1975年在台湾创办龙门画廊的情形不同,龙门雅集刚成立5年,就参加了上海、台北、新加坡等地多个当代艺术博览会,今年第一次参加ABHK。“香港巴塞尔的申请过程并不简单,这一次我们推叶永青的展览,要向主办方提供大量文献资料,包括诸多评论家撰写的论文,还有高精图片和展位的3D模拟图像。”   ABHK还年轻。而瑞士本土的巴塞尔艺术展从1970年代就开始进入标准化模式,近年来维持着900余家画廊竞争不足300个展位的情形。这些展位常分配给全球一流的、一直追随巴塞尔艺术展的画廊,新画廊入选的空间不大。   但今年这一法则似乎被打破了,ABHK上有28家新艺廊入选―有人猜测这是否是应对经济下行的举措,也令ABHK在博览会的竞争中看起来更多元。竞争也发生在已进入ABHK的画廊之间―大牌画廊想要更大空间,新兴画廊想要更受关注的位置。毕竟艺术博览会上的销售额约占画廊所有销售额的40%。   博览会本身也感受到这种变化。artnet的报道显示,2002年全球只有3个主要的艺术博览会,2017年一流博览会将增加到12个。过去15年来全球经济经历数次波动,包括2008年次贷危机。曾一度被认为会成为新的艺术交易中心的洛杉矶,作为全球重要藏家的聚集地,曾吸引法国、澳大利亚的顶尖博览会驻足,但都因为展商得不到相应的资源回报而夭折。   巴塞尔艺术展背后的支持者是MCH集团。巴塞尔全球总监马克?斯皮格勒(Marc Spiegler)却强调MCH与巴塞尔艺术展的未来并不相同。“MCH集团可能会买下全球很多的艺术展,但巴塞尔艺术展不想在新的城市扩张了,我保证在香港之后,不会再有第四个展览地了。”   MCH集团近年来频频购买小型艺术展,而巴塞尔艺术展自其建立46年来,缓慢扩张到迈阿密和香港。“因为我们藏家没有精力去那么多艺术展,画廊主也是一样。去年把香港巴塞尔的时间调成了3月,就为了和瑞士巴塞尔错开,让大家两个都去。”来自中国内地的林姓藏家分析说。 01/04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买家。 02 一副叫做The Limbs的作品,吸引参观者停留。 03 来自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德国艺术家Stephan Balkenhol的作品Man with monkey head。   大部分亚洲藏家尤其是中国内地藏家,都会把香港作为重要的一站。飞行距离和心理距离都是重要的因素,我们注意到很多西方画廊用中英文标注作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