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公务员考试申论农业税取消贫富差距城乡收入社会公平资料.doc

公务员考试申论农业税取消贫富差距城乡收入社会公平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务员考试申论农业税取消贫富差距城乡收入社会公平资料

第一篇南方都市报:理性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目前,社会成员普遍关注社会公平与贫富差距这个问题,根本的原因并不仅是贫富差距的存在,而在于贫富差距的形成过程。如果贫富差距的形成被很多人认为并非来自于机会公平、过程公平,那么它所引起的负面心理将是巨大的,社会阶层之间的对立就有可能产生,如果政治结构对这种状况不能作出主动的改变,这种对立可能会导致社会阶层之间的疏离、隔膜,最严重的是萌生某种社会冲突。   社会公平与贫富差距高度相关,但贫富差距也并非在社会完全实现公平的情况下就不存在。可是,一个公平的社会,必须要实现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力求消灭机会不公平、过程不公平。机会和过程不公平比结果不公平更能动摇人们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更能降低人们对社会秩序的支持。   一度为人所关注的“仇富”心理,说到底,并非社会上基于贫富差距而产生了一般性的对富裕者的敌视,而是表现为人们对财富来源是否合法、获得财富的机会是否正当的高度怀疑,人们并不仇视那些依靠勤劳和智慧获得财富的人们。   讨论“关注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的问题,需要一个将二者适度分离的理性态度,而不是把社会公平的实现与贫富差距的缩小直接联系起来,以贫富差距的缩小视为社会公平的实现。我们对现实的一个基本判断是我们并没有完成“富起来”的过程,中国正在出现富裕者,某种程度上可能形成了富裕阶层,但鼓励社会财富的增长,仍然将是长期的策略。   因此,关注社会公平问题,重在建设机会公平和过程公平的社会,使每个人都能够平等地获得发展空间,严厉打击借改革之名非法获取财富的行为。而缩小贫富差距,不应是进行新一轮的剥夺与瓜分,而是重在提高二次分配能力,通过各种社会保障措施使贫困者获得必要的国家救助,同时积极鼓励“第三次分配”机制的形成,为富裕者进入社会救济领域提供合法渠道,例如允许私人建立各种非营利性基金会、鼓励富裕者介入各种形式的慈善事业等等。   社会公平与正义,是长治久安的基础。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也随着温饱问题普遍解决以后人们权利要求的更加迫切和明确,社会公平与正义问题正上升到一个突出的位置。中国传统上有“均贫富”的文化冲动,现实中必须避免把它当成一种政治选择,必须从现代政治智慧中寻找实现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的新路。 农业税取消后乡镇面临问题和对策 ? 我们甘井镇地陕西典型的渭北旱源沟壑区,镇域东西相距9.2公里,南北相距21.5公里,拥有土地面积10.4万亩,共辖24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129个村民小组,2.8万人;镇机关现有编制人员60名;其中退居二线领导干部11名;村组干部273名。 ? 今年,我县按照上级有关政策统一取消了农业税,农业取消,确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对镇政府和村级组织运转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对于负债累累没有收入来源的乡镇和村队犹如雪上加霜。就拿我们甘井镇来说,取消农业税后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八难。 ? 一、基础条件改观难 ? 镇政府机关,作为政权建设的外在象征,如今我镇还在50年代的房子里办工,房子历经岁月侵蚀,变得行疮百孔、破烂不堪、墙倒屋塌,绝非危言耸听。不仅与周围部分农户的现代建筑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而且其凄惨景象在全县乡镇一级屈指可数,不见则已,看了心寒。平常尚且如此,若遇到下雨则直接威胁到机关同志的生命安全。镇机关是这样,基层村队更可想而知,全镇24个行政村,有活动阵地的仅12个,且大半都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其余12个村有的租借学校、民房,甚或个别村只能在村级主要干部家中办公。镇村两级组织原本想吞些资金建设一部分,翻新一部分,现在取消了农业税,他们连想也不敢想了。 ? 二、正常工作运转难 ? 我们甘井镇政府多年来就一直属于背债镇,正常运转难以维持,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底,全镇欠债金额高达1038余万元。2000年以前,光贷款贴补农业税400多万元,2002到2004年靠买税、挪用项目资金、贷款等办法贴补农特税、农业税227万元。虽然实行了税费改革,但只是实现了保吃饭,而镇村两级运转经费却难以保障。仅1999年以前,拖欠镇机关同志11个月的工资,至于国家规定的每日一元的下乡补助,有关奖金和津贴发放更无从谈起。就连因工作需要报销的旅差费也囊中羞涩。这里有一组数字仅供参考:1999年底,我镇共拖欠教师干部工资248.2491万元;其中镇机关干部工资50.38万元;人均1.1万元。2004年镇级财政收入138.1万元;其中农业税112.5万元;国税1.5万元;地税18万元;耕地占用1.2万元,个人所得税1.6万元;专项收入2.6万元。这就是我镇当年的全部“家底”。这138.1万元的“家底”能否一保吃饭、二保运转。先看看能不能保“吃饭”。全镇现有吃财政饭的人员388人,其全年工资总额为301.5753万元,显然保证不了吃饭。05年工资能按月足额发放,是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pb3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