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唐朝邸报:中国最早的报纸出现于唐代。最早的报纸是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
进奏院状(邸报)————最早的官报
是指经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的材料。
进奏院状的基本特征:
1、出现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流行于唐末
2、唐人称之为进奏院状、状报、邸吏报、朝报、杂报等。
3、由各地驻京进奏院的官员制作并传发给各自的长官。
4、内容多为朝廷信息:皇帝的活动、诏旨、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以及军政信息等
新闻一词的来源:
“新闻”一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中,这本书是宋代欧阳修等所撰的纪传体唐代史,另据说,唐代的尉迟枢写过一本叫做《南楚新闻》的书
宋代的小报制度
小报:
1、定义:是一种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出版的非官方报纸
2、时间:“小报”肇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
3、发行人及消息来源
包括邸吏(进奏官)、使臣(地方各州府军郡临时派驻首都的官员)、在省寺监司等政府机关内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和从事书籍印售工作的“书肆之家”。
有所谓的“内探”、“省探”、“衙探”
4、内容
“今日某人被召”
“某人罢去,某人迁除”
“朝廷大臣之奏章,台谏之章疏,内外之封事”等政治性材料
5、出版方式
有手写的,也有印刷的,专业化和商品化的程度提高了
6、读者
范围广,有京官,也有地方官和一般的士大夫知识分子,皇室成员和社会上关心朝廷政事的人。
7、小报产生的原因:1、政治上: 2、商业驱使 3、社会需求:朝廷未报之事 4、技术的支持:雕版印刷
8、“小报”命运——统治者的查禁
一是加强消息来源的管理,对进奏官实行五人联保的监督机制;
二是量刑日益升级,从一般的“听人告捉”、“密切跟捉”,发展为“流二千五百里”
9、对“小报”的评价
小报的出现,开创了我国民办报纸的先河。其时效性、新闻性较强。小报的产生,是中国古代报纸的一个重要进展,但是,小报的内容仍然限于朝廷政事,读者也仍属统治阶层,只是官报的一个补充。
官报 定本制度 北宋真宗咸平 :
时间:公元999年,宋真宗下诏令进奏院将所编报状抄送枢密院,经该院审定,成为一种标准文本,据此发抄。
内容:一是朝政简报,又称为朝报,每天由门下后省编定,在进奏院公布,也称为进奏院朝报,大多为关于帝王动态、大臣任免升降的消息。 二是明发上谕,即最近皇帝公开发布的诏书。 三是大臣奏章,即臣僚给皇帝的上书
“判报” 宋朝制度规定,各地官员的章奏及申禀文书均通过进奏院转递,诏敕及中央各官署符牒也都由进奏院颁下,判定该奏疏是否应在进奏院状等传播形式中抄发的权限,则掌握在进奏院的负责官员给事中手里。这一判定工作,在当时被称为“判报”。
元朝:报纸存疑,在元代,影响更为广泛的是口头的新闻传播
明代:明王朝对“邸报”抄传活动的限禁。主要是涉及军事、刑狱和朝廷机密等方面的内容 限制最严。
清代的官报: 清代也存在类似明代的官报。其发布方式、发行渠道与明代十分接近,起主要作用的依旧是提塘。
官报的内容:宫门抄(皇上起居、召见大臣)上谕。臣僚章奏(多数只列出目录)
京报(民间性质):指北京民间报房所出版的报纸,通称京报。
(1)《京报》的起源
民间抄报人,又称“京报人” ,因此“京报”这一名称大约在明末开始出现。之后,“邸报”这一名称逐渐为 “京报”所取代。但是,最初“京报”只是邸报的别称而已。驻京提塘官称为“京塘”,京塘抄发的邸报称为“京报” 。
(2)《京报》的成熟
《京报》来指称,则始于乾隆年代。
《京报》的印制任务由与内府有关系的荣禄堂南纸铺承担,其性质仍然属于官场的情报资料,其内容仍是可以公开的宫门钞、明发谕旨和大臣章奏等。
案件:1727年 “程如丝畏罪自杀案” 1716年,刘荫枢 听信邸传小抄 妾行具奏 1726年,何遇恩,邵南山
(3)《京报》的发售与送报人
民办的京报房不仅专司抄报工作,还公开发行销售《京报》。
以负贩为生的山东登州人,将过期的《京报》携带到北方去试销,也十分畅销,后成为专职送报人。
(4)《京报》的评价
《京报》是一种与近代报刊最为接近的古代新闻传播形式。但是,它只有抄录和印刷人员,
照抄照录宫门钞、谕旨和奏章,因而虽有很大的变化,但仍没有质的变化,还不能列入近代
报刊之林。
(5)为什么京报是民间性质的报纸:
京报与邸报的相似之处:消息来源--六科
不同之处:a、从发行机构看,民间报房 聚升、聚兴、杜记等 b、从发行人看,以私人名义从事抄报活动的人为多,以低级胥吏为多 C、从发行目的来看:营利、报费 d、从读者对象来看:市井小民、乡绅商贾、地方官吏
我国古代报纸为何没有发展成为现代新闻事业
1、思想上的束缚,天赋人权 2、商业起源模式us政治起源模式 3、技术上的落后
传教士在华的办报活动
《察世俗每月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育教学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硕博参考书目,导师情况.doc
- 教育教学中国近现代政治史.教案.doc
- 教育教学中国文化概论1.doc
- 教育教学1.计算机基础知识题00806.docx
- 教育教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简答论述(附答案).doc
- 教育教学中国美术史复习题10643.doc
- 教育教学1.计算机基础知识题.docx
- 教育教学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专题.doc
- 教育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指导.doc
- 教育教学中国近现代史整理.doc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