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学术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互联网时代的学术研究.doc

互联网时代的学术研究   摘要:因《聊斋志异?考城隍》中“有心为善,虽善不赏”一句,与马振方教授多次探讨、交流,均不能找到满意答案,转而求助于互联网,很快有了收获。互联网不仅是一个高效的搜索平台,而且是一个无形却极其丰富的智库,不仅可以搜索到各种不同的信息资料,还可以追根溯源,钩稽旧籍,使很多长时间不未能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   关键词:聊斋志异;考城隍;有心;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早年读《聊斋志异》,全书第一篇《考城隍》中有一段描写让我感到困惑。就是在阴曹举行科举考试,题目是“一人二人,有心无心”,赴考的宋公在答卷中有如下四句:“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主考的“诸神”阅后“传赞不已”。这四句话中后两句是比较好懂的,前两句就有些费解了。有心做善事,为什么不赏呢?为解释这一矛盾,从清代的评论家方舒岩开始,到时下不少研究者都解释为“有心为善”是为伪善,所以不赏。但这种以“不赏”作为前提的逆向推理,不能令我信服。于是经过长时期的深入思考,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推理,终于有了我自己认为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   从文字的表达形式和作者一贯的道德观念看,这里的“有心”,解释为“有意”、“自觉”,即“诚心诚意”比较合适。在语言形式上,这四句话构成两组对举:“善”与“恶”,“赏”与“罚”,“有心”与“无心”,表现的都是相关而又相反的意思。如果我们将作恶的“无心”理解为“不是有意”,即“不自觉”,那么对行善的“有心”,就应该理解为与之相反的“有意”和“自觉”。有心做善事而不给予奖赏,这在表面上看起来好象说不通,但这话其实是包含着更深一层的含义,就是:对自觉地、诚心诚意地做好事,也就是不图任何回报的人,奖赏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当然也就完全用不着给予奖赏。因此,这里的“不”字,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无须”、“不必要”的意思。要是把隐含的意义“翻译”到字面上来,应该是:有心为善是为大善,大善不必奖赏;无心为恶是为小恶,小恶可以宽容。这样就顺理成章,不难理解了。……也许有人会说,既然蒲松龄主张真善不赏,那他为什么在《聊斋志异》中写了那么多好人得到好报的故事呢?这也不难理解,因为这里说的是一种理想,而好人好报故事针对的却是现实,因为现实中“真善”不多,才需要对凡做了好事的人给予好报来提倡和鼓励。   这段话见于我写的一篇题为《试解开宗明义的〈考城隍〉》的文章,以“读书札记”的形式发表在《北京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上。题目中特意列出“试解”二字,说明我是尝试做出一种理解。文章当然是全面探讨《考城隍》在全书中“开宗明义”的意义的,而不只是专谈这个问题,但无疑这也是所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发表后没有听到不同的声音。这次收入我新近出版的聊斋研究文集《细说聊斋》中,将题目改为《开宗明义论赏罚――说〈考城隍〉》。有意突出论赏罚的内容,表现了我对新解的自信。   《细说聊斋》出版后,我向朋友和学界的同行赠书。学者之间,尤其是研究方向相同的同道之间的赠书和受赠,与之相伴而生的,应该不只是一般表示祝贺和感谢的客套,还应该有学术上的交流和切磋。我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同事、好友,也是聊斋研究同道的马振方教授,他在收到书后回复的电子邮件中,在称道此书“甚好”的同时,还提出了对论赏罚新解的质疑。他是这样说的:“首篇兄对‘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有独特理解,而弟左想右想未想明白。如果将‘有心’解作‘诚心诚意’,也就是真心,因其不希图赏赐,故‘无须赏’,那么,蒲翁要赏的又是怎样的‘为善’者呢?岂不只有‘为善’而又希图得到赏赐之辈?这怎么讲得通呢?望兄拨冗教我。”振方的质疑,表现了他对朋友和学术的真诚、直率和认真,十分难能可贵。于是,我们通过互联网这个先进的科技平台,用互发E-MAIL的方式,进行了及时而又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我回复说:“这一看似矛盾之处,我在文中已作了解释,请兄细看,能否自圆其说?” 振方又立即回信:“反复拜读与思考,仍未弄通。蒲翁不赏大善、真善,他到底要赏怎样的善呢?容弟慢慢领略吧。”我又去信作了进一步的申说:“我主要的质疑之点是:‘有心为善’的‘心’,判断它是‘机心’、‘邪心’、‘伪心’,进而判定他的为善是伪善而不是真善,根据是什么呢?请兄有以教我。”这是向他交代了我最初感到困惑而提出质疑的出发点。振方回信说:“我对这个问题,以前没有做过深入的思考。要说根据,那就是蒲翁的‘虽善不赏’。蒲翁要赏的善,应是真善,他认为虽善也不应赏,肯定不是真善。‘有心’自然就是故意,故意为善,即有所图。如果将‘有心为善’解为真善,因其不图赏而不赏,赏的就只有图赏的为善之辈了。这就是我想不通的疙瘩。请兄想清楚,为我一解。”他的回答没有解决我的疑问,反而又回到了我当初提出质疑的原点。于是又去信说:“确定只可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