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论、工程、应用 qhkjy@ 融智学作者 前沿科学主编 邹晓辉 86-756-5505041 前沿科学和信息学报主编:邹晓辉 《融智学原创文集》作者:邹晓辉 融智的学问 语义和知识如何计算? 语义和知识如何计算? 研究“宇宙、生命和脑(三大未解之谜)”的难点,不是载体“物”的质量和能量如何分析与计算,而是“信息”本体的“意、文、义” 或“概念、术语及其关系”三要件如何分析与计算。这不是通信和计算机领域所说的“信息量”(实际上是数据量)可直接替代的。 各种形式的数据蕴含的(未知)语义和(已知)知识如何计算?它们有没有一般的计算模型?就这两个问题而言我更关心后者。 软件工程和机器翻译(计算语言学)实践证明:英文信息处理有特殊的“直接形式化”计算模型但无一般的“直接形式化”计算模型。中文信息处理基于其上故采用“间接而又间接的形式化”计算模型。 于是,国际国内的专家就沿这两条途径去寻找一个一个的算法。 涉及语义和知识的语言定量分析是否只有这两条道路呢?否。 融智学发现还有第三条路(即:一般的“间接形式化”计算模型)。 一般的“间接形式化”计算模型 专家评语 “协同智能计算语言数据库的设计方案中的13张表很有新意。如果对于汉语的这13张表一旦建立了起来,那么汉语分析中的各个层次上的歧义就会比较容易地解决。这是一件有创建性的工作。”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文信息处理专家:苑春法(教授) 2003.1.3 音字的字与字组的直接展示与间接计算 音字的字间信息处理 音字与形字“迭交” 形字的字内信息处理 专家评语: “当前语义研究的理论方法还需融合统一,您创立的融智学新范式提炼出协同智能主体的概念体系具有原创性,想必对自然语言语义信息的处理将引发一场革命。 ” 中国人民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计算语言学研究室主任 易绵竹(教授 留学回国博士) ??????? 2001-09-25 “智”的概念 几个探索途径及其相应的认识阶段 哲学( 人类的“智慧” ) 心理学(生物个体的“智力”) 计算机科学(人工的“智能”) 其结果如何? 消除了歧义吗? 没有。因为,至今仍然是众说纷纭。 不过有一点十分明确, “智”的“逻辑”成分。 “逻辑”理论 几个探索途径及其相应的认识阶段 哲学(采用自然语言描述的形式逻辑) 数学(采用人工语言描述的数理逻辑) 计算机科学(采用开关电路的计算机) 遭遇了什么难题? 不仅电脑(机器翻译) 不能消除歧义(消歧), 而且人脑(专家翻译) 也j时常不能排除歧义(排歧), 为什么? 自然人与计算机都存在信息处理的瓶颈 最近几年,“融智”概念普及速度在加快, “融智”实践和理论也都已取得明显进展(例1:Google网页搜索实践引用“融智” 83100项 ;例2:Google学术搜索理论引用“融智” 508项 )。 但是,与继“哲学”和“科学”之后(认知的第三台阶) “融智学”的要求相比,这种局限于“前两台阶”的所谓“融智”属于初级阶段,因此,远远解决不了“排歧”(排除歧义) 和“消歧”(消除歧义) 的一系列难题,距离“人脑之智”和“电脑之智”融为“第三智”的融智概念、原理和示例均有相当大的差距。 无论人脑思维遭遇(前沿领域学术探索和交流常碰到)的“排歧”困难,还是电脑运行遭遇(有针对性地查询和重用乃至机器翻译常碰到)的“消歧”困难,都说明自然人与计算机(在模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知识表达等方面)存在着信息处理的瓶颈。 “第三台阶”和“第三智” 针对人脑认知“歧义”和电脑重认“歧义” 通过“信息本体与质能载体,人脑之智与电脑之智,融智与融资”的“融合融通”, 系统阐述“融智学”认知的 “第三台阶”和“第三智”(即:协同之智,尤其是狭义融智)的概念、原理和典例, 涉及(语言和知识)系统工程及网络融智前景。 提出问题: 人机都会遭遇各种 “歧义”问题和难题: 自然人(内部)思维过程和(外部)交际过程所遭遇的“歧义”问题和难题比比皆是. 例如:思维过程逻辑紊乱;交际过程文化隔阂. 计算机(内部)运行过程和(外部)交互过程所遭遇的“歧义”问题和难题比比皆是. 例如:运行过程难以进行和交互过程难以沟通. 分析问题 “歧义”问题和难题“ 表现为:各种特征 “交叉重叠” 而难以识别. 实质上各种“歧义”均可概括或简化为: 多语种、多学科、多媒体(简称: 三多) 的问题. 也就是说: “三多”是造成 “歧义” 或“复杂”的主要原因. 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针对”三多”问题 融智学依据”三可”(信息定义)和”三通”(融智原理及法则) 一方面,提出“双结合”的概
文档评论(0)